智慧農業的概念由電腦農業、精準農業(精細農業)、數字農業、智能農業等名詞演化而來,其技術體系主要包括農業物聯網、農業大數據和農業云平臺等三個方面。“智慧農業”就是運用現代化高科技的互聯網手段將農業與科技相結合。充分地現代化的操作模式改變傳統的耕作方式。
智慧農業有哪些優勢
智慧農業:能夠有效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將農田、畜牧養殖場、水產養殖基地等生產單位和周邊的生態環境視為整體,并通過對其物質交換和能量循環關系進行系統、精密運算,保障農業生產的生態環境在可承受范圍內,如定量施肥不會造成土壤板結,經處理排放的畜禽糞便不會造成水和大氣污染,反而能培肥地力等。
智慧農業:能夠顯著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效率。基于精準的農業傳感器進行實時監測,利用云計算、數據挖掘等技術進行多層次分析,并將分析指令與各種控制設備進行聯動完成農業生產、管理。這種智能機械代替人的農業勞作,不僅解決了農業勞動力日益緊缺的問題,而且實現了農業生產高度規模化、集約化、工廠化,提高了農業生產對自然環境風險的應對能力,使弱勢的傳統農業成為具有高效率的現代產業。
智慧農業:能夠徹底轉變農業生產者、消費者觀念和組織體系結構。完善的農業科技和電子商務網絡服務體系,使農業相關人員足不出戶就能夠遠程學習農業知識,獲取各種科技和農產品供求信息;專家系統和信息化終端成為農業生產者的大腦,指導農業生產經營,改變了單純依靠經驗進行農業生產經營的模式,徹底轉變了農業生產者和消費者對傳統農業落后、科技含量低的觀念。另外,智慧農業階段,農業生產經營規模越來越大,生產效益越來越高,迫使小農生產被市場淘汰,必將催生以大規模農業協會為主體的農業組織體系。
另外,要推進“智慧農業”發展,關鍵得轉變農民的觀念。由于大部分農民還沒有認識到“智慧農業”與傳統生產經營方式之間的巨大差別,對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感到非常陌生,會下意識地固守傳統,從而延緩了“智慧農業”的推廣。為此,相關部門應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農業園區、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處建設一些示范基地,讓農民自己看一看、比一比,親身感受“智慧農業”的好處。同時,充分借鑒外部經驗,采取“引入驅動、招商引資”的模式,引入戰略合作商,共同推進“智慧農業”的普及。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農業智能管理系統,或撥打13522956919、13522956919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