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SMT技術,是指把片狀結構的元器件或適合于表面組裝的小型化元器件,按照電路的要求放置在印制板的表面上,用再流焊或波峰焊等焊接工藝裝配起來,構成具有一定功能的電子部件的組裝技術。近年來,電子應用技術的發展表現出三個顯著的特征。
SMT技術發展方向
1)智能化:使信號從模擬量轉換為數字量,并用計算機進行處理。
2)多媒體化:從文字信息交流向聲音、圖像信息交流的方向發展,使電子設備更加人性化、更加深入人們的生活與工作。
3)網絡化:用網絡技術把獨立系統連接起來,高速、高頻的信息傳輸使整個單位、地區、國家以至全世界實現資源共享。這種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對電路組裝技術提出了如下要求:
密度化:單位體積電子作品處理信息量的提高。
高速化:單位時間內處理信息量的提高。標準化:用戶對電子作品多元化的需求,使少量品種的大批量生產轉化為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這樣必然對元器件及裝配手段提出更高的標準化要求。
SMT的特點及優勢
特點
1)組裝密度高、結構緊湊、電子產品體積小、耐振動、抗沖擊,高頻特性好、重量輕、生產效率高等優點。一般采用SMT之后,電子產品體積縮小40%~60%,重量減輕60%~80%。SMT在電路板裝聯工藝中已占據了領先地位。
2)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強。焊點缺陷率低。
3)高頻特性好。減少了電磁和射頻干擾。
4)易于實現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達30%~50%。節省材料、能源、設備、人力、時間等。
優勢
1)實現微型化。SMT的電子部件,其幾何尺寸和占用空問的體積比通孔插裝元器件小得多,一般可減小60%~70%,甚至可減小90%。重量減輕60%~90%%。
2)信號傳輸速度高。結構緊湊、組裝密度高,在電路板上雙面貼裝時,組裝密度可以達到5.5~20個焊點/cm。,由于連線短、延遲小,可實現高速度的信號傳輸。同時,更加耐振動、抗沖擊。這對于電子設備超高速運行具有重大的意
3)高頻特性好。由于元器件無引線或短引線,自然減小了電路的分布參數,降低了射頻干擾。
4)有利于自動化生產,提高成品率和生產效率。由于片狀元器件外形尺寸標準化、系列化及焊接條件的一致性,使SMT的自動化程度很高,從而使焊接過程造成的元器件失效大大減少,提高了可靠性。
5)材料成本低。現在,除了少量片狀化困難或封裝精度特別高的品種,絕大多數SMT元器件的封裝成本已經低于同樣類型、同樣功能的IFHT元器件,隨之而來的是SMT元器件的銷售價格比THT元器件更低
6)SMT技術簡化了電子整機產品的生產工序,降低了生產成本。在印制板上組裝時,元器件的引線不用整形、打彎、剪短,因而使整個生產過程縮短,生產效率得到提高。同樣功能電路的加工成本低于通孔插裝方式,一般可使生產總成本降低30%%~50%。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