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講了天普新能源科技園區落戶大興,本文來看新能源車充電問題難解決,充電網絡未來利潤或超500億。在廣州,新能源車因搖號中簽率高,而贏得公眾的青睞。據廣州市工信委的數據,截至2016年10月,廣州推廣新能源汽車累計達2.5萬輛。但連日來,經多方實地調查和采訪了解到,新能源車充電難,仍是令車主頭疼的大問題。當前廣州充電設施建也仍存在諸如分布不均、管理不善等亟待改進的地方,對車主來說,新能源車還是處于想說愛你不容易的狀況。
新能源車充電網絡未來利潤或超500億
車主 上牌容易充電難
連續搖號兩年都未中簽的白領羅先生,因孩子出生而急需用車。無奈之下,羅先生決定買輛電動車解決代步問題。“為電動車辦理牌照非常容易,但卻會不時遇上充電難題?!绷_先生告訴記者,其在濱江路一小區居住,而其上班的地方是在廣州大道,由于兩個區域充電樁都比較少,所以自己很少用車。
事實上,上述情況并非個案。生活在番禺的李小姐2015年購買了一輛電動車。購買時,為了安裝充電樁,她就和小區物業拉鋸了好幾個月,最后終于在小區的路旁安裝了一個固定充電樁。但不久問題又來了,充電樁旁經常停著其他車輛,或者得排隊等充電。
“汽車找加油站很方便,但我們找充電樁很麻煩,尤其是在市區。”李小姐說。
現狀 中心區多個寫字樓沒有充電樁
記者調查采訪發現,目前廣州現有充電樁建設存在著嚴重分布不均的特點。集新能源汽車銷售、充電設施生產及運營為一體的萬幫新能源投資集團董事長、星星充電董事長邵丹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截至2016年12月30日,星星在廣州地區建設并運營充電樁達3242個,主要集中在白云、天河、番禺、黃埔和增城五區,建設占比達七成,其他行政區分布較少。
而一位不愿具名的充電設備有限公司的相關人士也稱,該公司有超過1/3的充電樁在白云區,其次是增城,“幾家設備公司情況類似,郊區基本飽和了,市區相對空白?!?/p>
廣州市工信委去年8月組織實施“雙百行動”,百家黨政機關、公共機構及重點企業,百個公共停車場加快建設充電設施,列出到2016年底和2018年底的建設目標。羊城晚報記者隨機走訪百個公共停車場中的十多個,除了東方寶泰外,不少公共停車場數量都達不到建設目標,而中信、富力中心等重要的CBD寫字樓及東站、中山圖書館、中華廣場等公共場所均未建設充電樁。
原因 中心區停車費過高
對于目前電樁布局中心區“冷”,外圍區“熱”這一問題,業內認為,這與中心區停車費過高有關。目前廣州中心六區第一小時停車費均價接近10元每小時,其中不少商場和寫字樓停車費均達到16元每小時,如果充電一小時,再排隊一小時,停車費就占了不少。“這種消費,也只有像特斯拉這樣的車主才用得起。”廣州一李姓新能源車商直言。
記者走訪了解到,郊區停車收費相對便宜不少,甚至很多大型批發市場、社區不收停車費,在這些地方充電,車主只需要支付電費和服務費,成本很低。這也是郊區充電樁覆蓋率較高的重要原因。
此外,越是大型商業區,對充電設備的準入門檻就越高,這也是導致越秀、荔灣、天河、海珠的充電樁覆蓋率較低的重要因素。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