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分享了均質機在乳制品生產中的應用,本文來看網購生鮮乳制品亂象叢生。熱熱鬧鬧的“雙十一”剛剛過去,五花八門的食品也成了“剁手族”趁機囤貨的主要目標之一。不過,與一般的網購商品不同,食品直接入口,安全性更需當心。
網購生鮮乳制品亂象叢生
本周,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會長顧振華提醒大家,網購食品要選擇正規網站,避免購買高風險食品,留心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并且保留好購買憑證,注意保存產品介紹截圖、付款記錄、快遞單據等,以備維權時需要。
一看網店是否有資質
網購食品務必選擇正規的網站。根據《食品安全法》,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
有些網店不具備售賣食品資質,或者“套用”合法企業的許可證件,消費者可通過相關政府網站查詢一下其經營范圍、經營許可證等信息,避免“鴛鴦店”而遭受欺騙。
很多網購的消費者會收到商家發送的促銷、物流、支付、紅包等信息。但不排除有些“釣魚”網站也會發送來帶有病毒的鏈接。因此要避免誤入“釣魚”網站,消費者不要輕易點擊陌生來源的交易鏈接或圖片,也不要輕易通過這些鏈接付款,應先查詢購物網站資質,通過可靠的官網瀏覽購買。
二看食品是否臨期過期
由于無法直接接觸食品本身,因此除了到正規網站購買外,在具體商品頁面,應查看展示信息中生產企業名稱、商品名稱、QS標識(或SC)、生產日期等內容是否齊全,不能只憑賣家提供的圖片和文字介紹對食品的品質進行判斷。
對于一些特價、折扣商品,尤其注意查看食品的保質期是否已經臨期或過期,一旦發現此類情況放棄購買。此外,還應仔細注意看其他買家的商品評價,選擇口碑好的店家購買,同時也要注意甄別虛假的“刷單”評價。
了解食品品種質量是否安全可靠,還可以下載“食安查”軟件APP,查詢到該品種政府監管部門歷次被抽檢情況。
三看包裝是否完整
在選擇網購食品的種類時,避免選擇高風險食物。按照規定,冷菜、生食、冷加工糕點、預拌色拉、乳制品、肉類和魚類等屬于食品安全高風險食物,對冷藏有特殊溫度要求,其配送條件應當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冷凍或者冷藏溫度要求,也就是應當具備冷鏈運輸條件。
如今,很多消費者會從網上購買生鮮水產品,比起自己去農貿市場購買,網購送貨上門不僅方便,還往往較便宜。不過,由于生鮮水產品易變質,對配送的要求高,網購時應該特別當心,盡量選擇那些有全程冷鏈配送條件且有冷凍冷藏溫度與時間記錄的供貨商。
有些生鮮水產品配送時僅僅在包裝中放置冰袋保鮮,應在簽收前第一時間查詢包裝是否完整和水產品的新鮮度。可肉眼查看產品色澤是否正常,按壓看產品是否有彈性及聞氣味等方式,進一步判斷產品是否新鮮。鑒于目前符合上述冷鏈條件的物流企業尚不完善,運輸存儲過程中風險較高,一般不建議網購生鮮乳制品、肉類、水產品和裱花蛋糕。
注意保留相關維權憑證
網購食品的物流應當遵守 《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首先網購食品的物流配送人員應當進行健康檢查,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人員必須取得健康證,不得患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 其次物流配送人員應穿戴清潔工作衣帽,保持手的清潔衛生; 存放食品的容器應保持清潔衛生,不得與其他非食品混裝存放。
網購食品,安全第一。在交易過程中,注意核對交易價格、優惠幅度等信息是否與標示一致。不能唯價格論,應按需購買,確保保質期內能夠食用完畢。要樹立證據意識,留存與網絡購物交易相關的重要頁面信息,例如銷售頁面、交談記錄、付款憑證等信息,一旦產生糾紛,這些將成為主張權益的重要證據。
《食品安全法》規定,消費者通過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購買食品,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入網食品經營者或者食品生產者要求賠償。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網食品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由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先行賠償或者承擔民事連帶責任。
網購食品發生安全問題,除了與網店、網站交涉,消費者也可撥打12331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熱線。
乾元坤和MES系統憑借多年網站建設經驗,從客戶需求角度出發,系統功能完善,界面清晰自然,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