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O2O平臺成立之初,很多人對于它們是非常期待的,畢竟現在看病難依然是一個很突出的問題,但是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們發現很多的醫療O2O平臺雖然經過了數輪融資,但是都開始銷聲匿跡了,似乎并沒有起到太多的實質性的作用。
醫療O2O平臺真的能解決看病難的問題嗎
我們不難發現,人們對醫療O2O平臺的追捧與其真正能創造出的價值并不是很匹配,據有關資料統計,在2015年上半年我國的醫療O2O平臺融資高達65筆,融資額將近8億美元,這些相對于之前也有所下降了,這些投資商多集中在互聯網醫療器械、醫藥企業、投資機構等領域,他們都非常看好這塊大蛋糕,但是這塊大蛋糕吃起來似乎并沒有那么容易,這其中有很多難以消除的痛點。
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醫療APP其實存在很多難以逾越的屏障,既包括平臺對于經濟利益的追求也包括我國政策的缺失,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用戶體驗差,信息共享不暢等問題依然是焦點,目前醫療O2O平臺大多存在兩個問題:盈利模式不清和數據障礙難以逾越。
盈利模式不清
掛好類APP通常都打著解決看病難的問題的招牌,但是,實際效果卻不是很令人滿意,隨著互聯網掛號的普遍化,更多的三甲醫院也被納入到了這些平臺中,在上面掛號的患者通常方向性很強,基本上都鎖定了醫院和科室,這將更多的病患引入到了三家等知名大醫院。春雨醫生在最初融資時主要將錢用于擴單用戶量和對醫生的補貼,但目前它的盈利模式主要還是向B端銷售私人醫生服務。
數據障礙難以逾越
在醫療O2O平臺用戶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根據上海證券研究所報告,國內普通消費者對移動醫療APP的關注因素,排在首位的便是隱私和安全,占比高達42.9%。
醫療健康APP實時、動態、持續搜集和接收用戶的整個健康過程的所有記錄,包括用戶個人信息、電子健康檔案、疾病咨詢、就醫記錄、慢病管理以及無線設備監測的生理指標和體征數據等。隨著用戶數量的不斷增長和數據的積累,服務器儲存的大數據將會越來越多,能否保障數據安全和患者隱私將成為一款APP生死存亡的關鍵因素。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O2O模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