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小編主要和大家聊了聊關于外賣O2O平臺的心酸,說實在的,小編是真正的心疼那些外賣小哥,尤其是當小編聽說有快遞小哥中暑身亡的消息時,真的是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呀,畢竟大家都是為了混口飯吃,我們做的這些看似都不起眼的工作只為使自己的生活更好一些,能夠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更及時一些,但還是提醒各位戶外工作者夏日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來,咱們一起干了這杯82年的藿香正氣水!
外賣O2O如何會走上一條燒錢的不歸路
言歸正傳,這次小編要仔細的研究一下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外賣O2O的燒錢模式,據業內人士透露,外賣O2O平臺的燒錢程度絲毫不亞于打車軟件,每單虧損個七八塊已經成為了常態,想想也是,當初很多平臺都是有著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融資,但最后都把自己燒完了,現在外賣O2O界的三大巨頭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這些都是幾億的人民幣硬砸出來的呀,為了更好的生存,它們還紛紛開始抱團取暖,美團與團購大牌大眾點評合并,滴滴入股餓了么,百度開始依靠其搜索優勢,讓更多的人能夠知道它們。
燒錢模式并非長久之計,有人曾經說這種模式至少要持續兩年,但是靠這中融資、燒錢、再融資這種模式能否撐得住兩年呢,外賣O2O平臺對于資本太過依賴,這種很容易形成一種經營狀態被資本所“綁架”的狀態,想著持續的靠資本驅動數據增長的形式會使外賣O2O的本質扭曲。
外賣O2O的錢基本上都燒給用戶了,其實這些錢燒的似乎有點不值得,雖說現在的人們比較看中的是服務體驗,但是中國人買東西貨比三家的關鍵始終還是有的,還有就是要考慮到外賣O2O平臺所面對的人群,這些人大多數屬于白領,消費水平并不是特別高,平均一頓飯的成本基本都控制在20塊錢左右,靠著燒錢模式沖量并不是很靠譜,太貴了人們自然不買賬,但是當有一天外賣O2O的錢燒盡了,資本寒冬也來了,誰還會為這種結局買單呢?
或許是這些平臺的領導也都看到了這種模式的不足,外賣O2O近來一直都在向B端靠攏,今年4月份,阿里入股餓了么,并將旗下的口碑外賣也并入餓了么,餓小閑的推出更是餓了么加碼轉向B端的表現,百度糯米也開始依靠百度整體的優勢進行協同,在百度平臺提供多個用戶入口,都開始背靠大樹好乘涼,種種現象表明了外賣O2O轉向B端的意圖。
結語:外賣O2O燒錢模式本就是一種不健全的經營狀態,早日轉型或者還能早找到一條出路,畢竟如果外賣O2O都把錢燒完倒閉了,哪天小編想偷個懶訂個外賣都成問題了!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O2O模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