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O2O模式,其實等同于我們通常所說的餐飲O2O模式,O2O模式給餐飲界帶來的變化我們都能親身體會到,以前訂餐沒有現在的豐富,速度也沒有現在那么快,其實餐飲O2O模式還分為好幾種模式,本位簡單列舉幾個:
餐廳O2O模式
1.平民模式:通過互聯網的渠道進行營銷,擴展線下的生意。
這種模式最讓人容易明白,把O2O一下子拉到老百姓可以理解的層面上。就像我們每天都在用各種社交通信軟件發圖片發文字一樣,今天很多的餐飲企業都知道建立一個微信公眾號,然后通過公眾號向粉絲傳遞品牌、產品、優惠等各種信息,以此來吸引用戶消費。
我相信大部分人對O2O的理解停留在這個層面上。雖然不夠高大上,但是也勝過那些動不動就說O2O,但讓人不知所云的理論派。
2.互聯網精英模式:從線上到線下,通過線上平臺的流量優勢,反攻線下市場。
互聯網企業往往試圖用這種方式去圈住線下市場。他們以平臺流量的優勢,跟傳統餐飲老板說:我能給你帶來客戶流量。以此和餐飲商戶聯合玩轉餐飲市場。
團購就屬于這種模式。而現在團購之風刮過去之后,餐飲商戶也變得越來越理性,能夠看出這種模式存在的問題。前幾年你還能以流量來“忽悠”商戶,很多商戶都是帶著對互聯網的學習和嘗試心態加入到平臺商的這場游戲中,但是現在互聯網早已不再是一個神龕上的偶像。
3.個性模式:更深入地和餐飲商戶端合作,為其定制O2O解決方案
在餐飲信息方面已經有11年經驗的大眾點評網,除了采用平臺流量模式,把商戶展示、團購、預訂、優惠券、外賣等產品作為打包方案,吸引商戶參與外,還試著跟某些餐飲大鱷進行數據的深度對接服務,更好地服務于用戶端和商戶端。
4.黑馬模式:從最重的餐飲管理軟件入手,由B到C,由線下到線上
可以說今天還沒有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真正占據了餐飲O2O的市場,但是它們都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讓餐館,平臺,用戶三者全部獲利,才有可能攻克這個市場。互聯網平臺擁有后兩者,而餐館(餐飲商戶)卻是他們的軟肋。一是它們還沒悟到如何圈住B端的方法,二是即使明白了卻很難下決心去真正解決商戶端的問題。
也許未來還會有更多O2O模式誕生,讓我們撥開一層層的煙霧,最終看到一個商戶和用戶能夠有效溝通,線上和線下能夠無縫對接的真正的O2O市場。
了解更多,請關注乾元坤和O2O模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