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M(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企業資產管理系統是一套面向資產密集型企業的信息化解決方案,其核心目標是提高資產可利用率、降低企業運行維護成本,并通過信息化手段合理安排維修計劃及相關資源與活動,從而優化企業維修資源,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EAM系統的功能模塊通常包括一下幾個方面:
資產卡片管理:確保每項資產都有清晰的標識和記錄,包括資產的基本信息、技術屬性、分類信息等。
資產錄入與轉移:支持資產的錄入、轉移等操作,實現資產的動態管理。
設備臺賬管理:記錄設備的基本信息,如設備代碼、名稱、規格型號、所屬設備類及生產廠商等。
設備檔案管理:管理設備的作業指導書、安全說明、檢修臺賬、結構圖紙和多媒體資料等。
設備活動管理:跟蹤設備添置、異動、維修、封存、報廢和外調等全生命周期活動。
設備狀態管理:監控設備的購置、安裝、試驗、運行、備用、異常、危險、停運等狀態。
備件管理:管理設備所用備件,確保備件的及時供應和合理庫存水平。
工單申請與審核:支持工單的申請、審批流程。
工單信息定義:定義初始的工單信息,包括工單號、描述、所屬項目、工單類型、工作計劃和進度安排等。
資源安排:合理安排工單所需的人力資源、物品及工器具。
工單檔案管理:管理工單的風險評價、檢修臺賬等檔案。
成本管理:統計核算工單成本。
任務創建:創建標準任務指令庫和周期性工作任務。
維修計劃:編制維修計劃,包括作業安排計劃、工單生成等。
預測與跟蹤:進行故障預測和成本跟蹤。
生命周期管理:實現資產從申購、領用、維護到報廢的整個生命周期管理。
設備評級:對設備進行評級管理,以評估設備狀態和維護需求。
任務進度安排:編制整體維修、維護任務進度的安排計劃。
維修工人確定:根據任務的優先級和維修人員工種情況來確定維修工人。
生產安全管理:加強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管理,確保設備、人員和生產環境的安全。
庫存數據管理:定義和管理庫存管理有關的基礎數據,如庫存件編碼信息、庫位信息等。
庫存事務處理:處理物料申請、庫存重訂貨等事務,包括庫存件的接收、下發、報廢等。
采購申請:根據生產需求計劃形成物品或服務的采購申請。
采購計劃編制:包括匯總、平衡采購計劃。
合同管理:管理采購合同,包括詢價、報價、招投標管理、合同創建等。
項目基本信息建立:建立項目的基本信息和體系結構。
項目控制與審核:進行項目的立項、啟動、執行、變更和關閉等過程控制和審核。
項目成本管理:管理項目的實際成本、預算成本和計劃成本,輸出項目費用臺賬。
全面預算:映射企業組織,支持多層次、多版本全面預算。
預算控制:對業務活動進行預算控制,實現資金管理。
預算分析:全面分析預算及實際執行情況,提供預算完成的歷史過程。
日程表建立:建立設備、工種和員工等日程表。
工作時間管理:建立顯示班次、休息日、假期總和的可利用工作時間的日歷表。
專項監督:包括節能監督、電壓監督、保護監督等專項監督。
人員管理:包括工薪管理、工種管理、組織機構管理等。
績效管理:進行工時管理和績效管理。
報表定義與生成:定義和生成各種報表,如設備履歷、設備表現指標、機械狀態一覽表等。
檢修計劃制定:制定檢修計劃,包括檢修內容、時間、人員等安排。
檢修記錄管理:記錄檢修過程、結果和費用等信息。
數據采集:采集設備運行狀態、故障信息等數據。
數據分析: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為預防性維護和故障預測提供依據。
此外,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和EAM系統的不同實現,還可能包含工作流管理、決策分析等可選模塊。這些模塊共同構成了EAM系統的完整功能體系,為企業提供了全面的資產管理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