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與研究中心發布《2018年城鎮家庭資產指數一季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近十年投資購房比例上升致使房市風險增大,但房地產調控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效,一線及熱點城市房價預期持續回落。中心主任甘犁教授表示,居民要警惕房市投資風險,讓房子回歸“只住不炒”的定位。
《報告》對城鎮家庭購房情況做了詳細描述。2018年一季度城鎮新購房中,30.8%為首套房,43.8%為第二套房,第三套房及以上占比25.4%。《報告》指出,過去十年間,新購房中首套房占比持續下降,而第二套或第三套及以上房占比持續上升。
2017年四季度至2018年一季度,有3.6%的城鎮家庭新購房產,有2.0%的城鎮家庭出售或轉讓房產。同時,《報告》指出2018年一季度,在新購房產中投資房比例高達50.3%。縱觀近十年房市變化,投資房比例不斷上升且增速加快。2008年,投資房比例為19.6%,2013年上升至28%,2016年與2017年分別達到33.4%與37.6%。
甘犁教授表示,投資購房比例的增加說明房市仍然存在較大風險,但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效。2016年,16個熱點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蘇州、成都、鄭州、無錫、濟南、合肥、武漢、南京、福州、廈門和杭州)相繼加強房地產調控力度。由CHFS數據可見,2016到2017年熱點城市首套房比例僅下降3.4個百分點,全國平均水平下降5.2個百分點;同期剛需房比例僅下降3.4個百分點,全國水平下降5.2個百分點。
16個熱點城市的房價預期經歷了“快速上升”和“緩慢回落”的過程。自2015年一季度開始,熱點城市的房價預期快速上升,房價預期指數從2015年一季度的97.5上升到2016年同期的127.8,之后出現緩慢回落。從2017年一季度被稱為史上最嚴厲且最嚴密的樓市調控“3·17新政”落地為始,回落趨勢開始加速,2018年一季度降至108.7,進一步反映了政府對熱點城市的調控政策產生了作用。
《報告》同時指出,一二線城市房價預期回落,但三線及以下城市在上升。一線城市房價預期從2016年一季度的135.1持續下跌至2018年同期的106.4,且在2017年四季度開始低于二線及其它城市。從家庭計劃買賣房產情況看,2014年四季度到2016年一季度,計劃買房比例持續走高;但2016年一季度為拐點,此后計劃買房比例逐漸下跌,到2017年四季度跌至為8.5%。而賣房市場一直較穩定,2016年四季度有略微增加,之后稍有回落。
2018年一季度城鎮家庭資產指數為100.2,城鎮家庭總資產與上季度相比基本不變。
將家庭總資產按照從低到高劃分為五組后發現,2018年一季度,較高資產組和高資產組的家庭總資產在增加,其他組的家庭總資產在減少。與上季度相比,處于0-40%的低資產組、較低資產組的家庭總資產縮水幅度減小,較高資產組總資產略有增加,高資產組總資產增長幅度減小。相比而言,中等資產組的總資產縮水幅度較大,由2017年四季度的96.5降至2018年一季度的95.1。
中心主任甘犁教授指出,一季度股票虧損導致家庭金融資產縮水。《報告》顯示,城鎮家庭的金融資產變動指數為95.9,呈縮水狀況,且各資產組的金融資產都在縮水,較高和高資產組的金融資產縮水程度較輕。上證指數從1月26日的3553點一路下跌到3月30日的3168點,股民投資股票的盈利情況也在整體下降。2017年四季度到2018年一季度,僅2.0%的股民盈利很多,14.3%盈利一點,23.7%基本持平,虧損一點和虧損很多的股民分別為31.1%和28.8%。整體來看,過去半年股票盈利指數為64.7,不容樂觀。
2018年一季度股票預期指數為87.4,居民整體看跌二季度股市。股民對二季度股市認為“上漲一點”和“下跌一點”的分別占到30.4%和34.0%,另有13.6%的股民認為會“下跌很多”,只有2.9%認為“上漲很多”。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始于2009年, 于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完成四輪入戶調查,形成了具有全國代表性的微觀家庭基礎數據庫,樣本規模已超過4萬戶。在此基礎上,從2014年一季度開始每季度開展電話回訪,構建家庭資產指數,及時把握居民家庭資產變動及經濟預期情況,指數以100為參照基點,大于100表示上漲,小于100則表示下降。截至2018年一季度,已經成功進行15次電訪工作。本報告基于2018年一季度電訪數據撰寫而成,樣本均為城鎮樣本。
溫馨提示:欲了解更多關于企業資源管理的內容,請點擊乾元坤和資產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