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分享了齊魯石化熱電廠全面體檢電氣設備,本文來看電力設備企業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在一國經濟發展提速初期,電力投資增速會明顯高于GDP增速。據統計,目前“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人均年用電量僅1000kwh至2000kwh,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000kwh,更小于我國的4000kwh。此外,部分國家限電嚴重,停電事故多發。這一事實充分說明,海外電力基建存在巨大缺口,國內外未來開展能源合作空間十分廣闊。
電力設備企業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馬軍表示,我國電源和電網規模在過去15年間經歷了顯著擴容,在“十二五”末期逐步走向平穩,預計“十三五”將維持這一趨勢。從供給來看,設備制造行業各環節產能過剩較嚴重,如變壓器產業產能利用率僅50%,企業向海外求市場的需求較強烈。從競爭實力來看,國內電力裝備產業的制造水平及技術實力已趕超日韓,與歐美龍頭企業差距逐步縮小,且價格上具有顯著優勢。
國內電力設備企業“十二五”期間顯著加大海外市場投入,近年完成的工作,除積累大量項目儲備外,更實現了由單純設備制造商向系統集成商的職能轉變,以適應境外電力體制需求。去年起,部分龍頭公司海外訂單顯著增長,逐步進入業績收獲期。
馬軍認為,電力設備企業在海外輸出過程中,最具優勢的是設計公司和工程公司,他們在項目協調和成本控制方面能力突出。但這類企業以非上市的國有企業為主,上市企業還是以制造設備的居多。設備制造類標的可以從兩方面選擇:民營企業的激勵機制更好,彈性更大;我國出口的設備多是在國內生產,再運輸到國外進行組裝,電力設備是大塊頭產品,運輸成本較高,位于“一帶一路”沿線省份的電力設備企業更具優勢。
目前來看,因為國內市場相對走穩,這一類企業股價相對安全,估值較低。這幾年由于在海外市場開拓,他們的訂單快速增長,帶動了業績穩定增長。綜合業績和估值考量,相對來說目前位置比較安全。
除上述基本面因素外,5月將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般來講,在會議期間,投資者會見到商務合同簽訂,因此存在事件性催化。
就整個電力設備板塊來看,主題上的催化彈性未必高。一想到“一帶一路”,大家更多想到的是央企、國企,但民營企業在這方面的訂單已經開始增長。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設備管理系統,或撥打13522956919、13522956919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