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無錫2018年一季度重大項目現場觀摩會開到了一派紅火的智能制造項目開工、生產現場。
在位于錫山區的尚品宅配智能定制家居華東生產基地建設工地,一個以個性化營銷、柔性化生產、社會化物流為表征的未來工廠讓人心生期待。項目開工儀式上,公司董事長李連柱對無錫工廠的定位清晰了然:“加大對智能制造的研發和投入,致力于無錫定制家居產業鏈的升級。”
一家家觀摩企業是無錫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的“進行時”樣本。自2016年市委市政府確立“無錫制造”必須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起,產業強市的征途上就豎立起了“無錫智造”的界碑,這是產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也是“萬億”之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詩與遠方”——依托經濟體量、工業體系的完備程度以及內生式發展動力,無錫具備了向智能制造轉型的各種要素,智能制造正成為支撐產業發展的強力引擎,開啟了無錫經濟發展質量變革的黃金通道。
信而見——回望惠山區推進智能制造三年歷程,區經信局負責人用這幾個字來概括。2016年9月初,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小敏來到惠山區調研時說:“惠山區有雄厚的制造業基礎,完全有條件打造智能制造創新發展示范區。”正是從那年起,智能制造確立為無錫產業發展主攻方向,時間證明了這一戰略方向的前瞻性和正確性。
“然而2015年全區只推進了9個智能制造項目,真的好難。”憶往昔,惠山區經信局人士如是感嘆。“惠山區在智能制造上比別人醒得早、起得早,關鍵是要跑得快,創出智能制造惠山樣本。”李小敏的殷切期望,成為惠山堅定走智能制造道路的定心丸。在以項目論英雄的時代,要做到對引進企業質量效益的堅持,決非易事,“但政府必須用恒久的定力來堅持對產業的取舍,讓企業看到決心和方向。”
今日惠山區,新引進供地超50畝的重點工業項目必須是智能制造項目,“從2016年的個位數,到2018年正在實施的116個項目,智能化已經成為惠山產業必須有的氣質。”這種堅持寫在了全區“智能制造新三年行動計劃”中,讓企業“見而信”。
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美國工業互聯網,還是“中國制造2025”,一個共同的發展方向就是深度應用信息技術推進生產模式和產業形態變革,智能制造,成為了未來制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和核心內容。潮來襲,全市上下明確了這樣一個發展理念:智能制造是無錫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是無錫現代產業新高地的重要標志。
惠山區經信局局長唐曉旭把推動智能制造的要點細化分解成了三類企業和三類人。三類企業分別是指能夠代表“中國制造2025”最尖端水平的標桿型企業,比如一汽錫柴、透平葉片、上汽大通;達標企業,是指那些在數字化、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方面做得比較好的企業;提升企業,依靠技巧可以達到某個工藝點的改善,通過離散型智能制造能夠令傳統企業提質增效,“有條件實施智能制造的企業,一個也不能少。”三類人,則是指投資人、高級經營管理者和智慧工人。“智能制造不是一個簡單的機器換人的過程,而是企業從上至下意識的轉變,體現的是政府對產業規劃的提前布局和領先意識。”唐曉旭說。
加快發展智能制造,不僅有利于提升傳統制造業的質量效益,還能有效帶動智能裝備、工業軟件等新興產業的快速增長,同時有助于傳統產業實現生產制造與市場多樣化需求之間的動態匹配,增加產出、減少消耗、提高品質,大幅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智能制造為抓手,工業基礎雄厚的無錫,在質量變革中找準了應對之道。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政府給出了強激勵。
2015年8月,市委市政府下發《關于以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為引領全力打造無錫現代產業發展新高地的意見》(以下簡稱《“四化”意見》),提出大力推進產業智能化。
2017年,無錫又先后出臺了《無錫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動計劃)和 《無 錫 市 智 能 制 造 三 年(2017-2019年)行動計劃2017年實施方案》,圍繞智能制造技術裝備突破、制造水平提升、試點示范效應、經濟質量效益等四個方面明確了相應的具體目標。
各項財政支持政策應聲落地。2016年度市財政拿出1.6億元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提升企業裝備和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設智能車間和智能工廠。2017年,《關于深化現代產業發展政策的意見》出臺,明確支持智能制造各項具體政策,記者近日獲悉,2018年,無錫市級財政還將投入8000萬元,專項用于支持智能制造。
產業人才引育是重中之重。為此,“太湖人才計劃”啟動了智能提升行動,引導和幫助企業有針對性地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在“無錫市優秀人才貢獻獎”“無錫市留學回國人員創業獎”“無錫市高技能人才成就獎”“無錫市引進人才工作獎”等評選中,優先考慮智能制造領域相關人才。
優化生態體系,一個個產業平臺為智能制造度身定制。依托江南大學,建設無錫智能制造協同創新中心; 華進半導體江蘇省先進封裝與系統集成制造業創新中心獲省經信委授牌; 首個國家增材制造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蘇),由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開始籌建。無錫市物聯網公有云平臺OneNET 于2017年1月上線發布,成為江蘇首個統一開放的物聯網公有云平臺。
一汽錫柴惠山基地,平均每120秒就有一臺重型柴油機被生產出來,效率之高全國領先。傳統的發動機制造流程采用人力登記制表的方法,記載簡單而且費時費力。現在一顆數字螺母就可以記錄2千字節的信息,不但數據更多更準,而且可以持續記錄整個生產過程,大大提升制造效能。在車間上方還有生產線總控大屏,可以看到產線各設備的狀態;除生產調度以外,大屏系統還可實現設備遠程診斷,領先的設計使設備故障處理效率提升了50%以上。相關人士介紹,企業主打產品市場占有率超過50%,實現了對國內同行的絕對領跑。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實體經濟見長的無錫正擎舉智能制造大旗奮力前行。從市經信委獲悉,2017年,全市270個智能制造重點項目實現總投資228.76億元。全年新增國家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1個,全市國家級試點示范和應用項目累計達到3個; 新增省示范智能車間17個;新增省級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示范企業7家、試點企業41家,新增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4家、省級試點企業12家,通過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企業3家,在省內居領先地位。
智能制造讓無錫產品、無錫品牌攀上了行業的高峰。目前全市90家企業的產品已通過省首臺(套)重大裝備及關鍵部件認定,26家企業獲省首臺(套)示范應用項目支持;3家企業中標省高端裝備趕超工程項目;3家企業的智能制造產品進入省專精特新產品名單。2017年,國內首次冰區船螺旋槳水動力性能由中船重工七〇二所試驗成功;先導智能研發的動力電池高速卷繞機進入特斯拉和比亞迪供應鏈;信捷電氣自主研發的六關節視覺焊接機器人,自主化率達到75%。
借助智能化發展的浪潮,無錫傳統制造業的“智”變,使得傳統產業發展更具內涵;新興產業的“智”力,賦予發展更多動能。保持定力,無錫不斷積蓄強勁后續力量,收獲以智能制造為特點的“未來制造業”的發展先機。
溫馨提示:欲了解更多關于企業資源管理的內容,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或撥打13522956919、13522956919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