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2日,富士康科技集團總經理游象富在江蘇昆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蘇南缺工率較大,富士康周期性缺工,人力成本走高,規模化生產后報價降低,眾多壓力下就地轉型。
作為富士康在大陸第二著陸點的昆山廠區,已部分實現自動化無人生產。其員工從最多時的11萬人縮減至5萬多人,用機器人取代人工,以此降低勞動力成本。但營業額仍在增加。據企業統計,自2010年至今富士康投入3億元對昆山廠區車間進行自動化改造,采用自主研發機械手臂2000余臺。
資料顯示,昆山市多達600家企業已經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引入機器工人。2015年已有有35家臺企在人工智能技術上投入了人民幣40億元,包括富士康在內。
從富士康的減員不難看出,中國制造業企業面臨著內部挑戰和外部環境變化的雙重壓力。從企業內部看,生產成本上升、研發投入不足、生產組織方式較為傳統都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具體問題。從外部環境看,消費者具有更大的主導權,大數據、云計算、移動、社交化、3D打印、機器人等技術發展將顛覆舊有的制造模式,跨界融合、制造業服務化的趨勢也日益顯著。工業化自動化升級勢在必行,不同企業在面臨不同的時代會做出不同的選擇,行業也將進行洗牌,只能通過提高設備的自動化水平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從而增加綜合競爭力。
目前,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先進制造業用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工進行生產,而工業機器人高效率的性能也在生產過程中體現的淋漓盡致,以美的、富士康、三一重工等為代表的國內企業表現尤為出色。而外資品牌中,FANUC公司實現了機器人和伺服電機生產過程的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并利用自動化立體倉庫在車間內的各個智能制造單元之間傳遞物料,實現了最高720小時無人值守。重卡巨頭MAN公司搭建了完備的廠內物流體系,利用AGV裝載進行裝配的部件和整車,便于靈活調整裝配線,并建立了物料超市,取得明顯成效。這些嗅覺靈活的企業紛紛搶占工業4.0先機,通過海外并購或行業轉型等策略對企業進行變革重塑,形成了一大批工業制造領域的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在這些企業的引領下,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和進步更是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專家們認為,相比于如今的工廠,未來的生產工廠的智能化程度將高得多。這樣的智能將通過使用微型化處理器、存儲裝置、傳感器和發送器來實現,這些裝置將被嵌入幾乎所有機器、半成品和材料以及用于組織數據流的智能工具和新型軟件中。所有這些創新將使產品和機器能夠相互通信并交換命令。換言之,未來的工廠將在很大程度上自行優化和控制其制造工序,即賦予人工智能的機器人加入。
從產業鏈的角度看,工業機器人只是產業鏈的一個環節,通常工業機器人在產業中扮演的角色是在生產制造環節,比如傳統機械臂、機械手,到工廠內部物流的IGV、AGV、RGV,工業機器人貫穿生產領域,屬于生產設備執行層的一個智能終端。而工業4.0則是一個更大的范疇,是一種生產模式。從需求產生到產品交付的全過程,采用一種更智能化的方式完成。除了工業機器人外,還需要其它硬件和軟件支撐,例如工業軟件MES、PLM、WMS等。總體來看,工業機器人是工業4.0的一部分,也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智能工廠的目標是實現提高網絡化能力、透明化管理能力、精細化能力等,這些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智能系統搭建的前提下,對數據進行跟蹤、管理和分析。在工業4.0和互聯時代對工業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動化工廠不斷升級,自動化設備也獲得廣大工廠的青睞。這時候,便需要借助于AGV、IGV搬運小車或重載的RGV以及機械手臂了。
溫馨提示:欲了解更多關于企業資源管理的內容,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或撥打13522956919、13522956919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