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分析了國有資產管理建議,本文來看光伏發電項目落地貧困村。在我國廣大的西北地區農村,有這樣一個做法:大片閑置土地被利用起來,鋪設上光伏發電裝置,源源不斷地為國家提供清潔能源電力。這種做法不僅解決了土地閑置問題,光伏設備發電將電賣給國家電力部門,也為農民帶來可觀的收益。
光伏發電項目落地貧困村
汕頭地處中國大陸南端,擁有每年約1100小時的日照時長,是較為適合發展光伏產業的地區之一。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就有駐村干部大膽將光伏產業引入到扶貧領域,走出了一條扶貧新路。
駐村干部當敢于
“吃螃蟹的人”
汕頭市潮陽區金灶鎮橋陳村,是汕頭第三輪扶貧工作中認定的37個貧困村之一。來自汕頭市農業局的林雄是該村的駐村干部,在林雄進駐該村之初,橋陳村村集體收入尚不足2萬元。
如何對這個村進行精準扶貧?在扶貧工作組進駐該村進行摸查調研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扶貧措施,光伏扶貧項目是其中一項重要措施。
彼時,光伏扶貧的思路剛剛進入汕頭,很多扶貧工作組對它并不看好,認為它見效慢、收益低,再加上對光伏發電這一技術缺乏了解,都在持觀望態度。林雄是少數敢于“吃”光伏扶貧“這只螃蟹”的駐村干部之一。
“我覺得光伏項目有著風險低、壽命長、收入穩定的優勢,再加上緊靠國家新能源政策,肯定是一個不錯的扶貧項目。”林雄抱著起帶頭作用、“作為示范點來搞”的心態,決定引進光伏扶貧項目。
為貧困村增加
5萬元年收入
今年春節期間,該村利用財政扶貧專項資金,投入53萬元,建成面積為450平方米、容量為42千瓦的光伏電站,并已于今年3月15日實現并網發電。目前發電量接近1萬5千度,一年可以帶來約5萬元的收益,這部分收益將按照“村集體20%、貧困戶80%”的模式進行分配,這對于集體資產僅為2萬元的村委,以及37家貧困戶來說,是筆不小的財富。
橋陳村在光伏設備鋪設點選址上也經過了仔細考量,最終選擇鋪設在村委會樓頂以及停車棚頂,這樣做的目的一是不占用土地資源,二是避免光伏發電收入成為貧困戶的“終身收入”,與精準扶貧的“精準”不符,該村計劃在貧困戶脫貧后,讓光伏發電的收益全額歸村集體所有。
據林雄介紹,在橋陳村的光伏電站建成后,汕頭市已有十幾個貧困村來到橋陳村參觀取經,計劃引進光伏扶貧項目。根據汕頭市農業局統計數據,目前,汕頭市有10個貧困村建設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共投入783.94萬元,年預計發電量740千瓦,年預計收益85.2萬元,每村預計增收8.52萬元,貧困戶年人均預計增收800元左右。
而橋陳村下一步將根據收益情況,進一步擴大本村光伏發電項目規模。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或撥打13522956919、13522956919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