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分享了國有資產管理建議,本文來看中國將多措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第十一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8月1日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內外的500多名政產學研界代表將圍繞“新能源與供給側改革”展開研討。與會嘉賓表示,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中國應當多措并舉破解 風電光電等可再生能源非技術成本上升,不能得到有效使用的問題,推動可再生能源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將多措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
論壇當天發布的《中國新能源產業年度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新增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在全部新增裝機中的占比達到46%。可再生能源技術快速進步、產業實力顯著提升、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呈現出大范圍增量替代、區域性存量替代的趨勢。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會長李河君認為,以風能、太陽能等為主的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已經大勢所趨。李河君說:“傳統能源這幾年每年平均增長1.5%,但是新能源平均每年5.69%。從2015年以來,全球的新增裝機量59%,也就是將近60%是新能源。到204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占所有能源的結構超過51%。”
目前,中國的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已穩居全球第一,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能源供應增量的主體。以光伏產業為例,今年上半年,多晶硅、電池片、光伏組件等光伏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均超過了20%。工信部電子信息司電子基礎處處長王威偉說:“總體看來,光伏產業全球競爭力是進一步增強的,完善的產業配套、規模經濟的形成,以及產品生產成本的持續下降,為中國光伏產業良性發展提供了居多有利條件。”
根據中國官方此前提出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未來中國將持續增加清潔、綠色能源供應量,到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占比,將提高到15%和20%。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認為,衡量可再生能源發展,不能光看裝機量是多少,還要看技術水平,以及成本和補貼是否有所降低。
談到新能源產業高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棄風棄光”現象,梁志鵬說,國家能源局把解決上述問題作為上半年工作的重點,并取得積極進展。上半年,“棄風”率下降了7個百分點,“棄光”率下降了4.5個百分點,這些問題有望在兩年內基本解決。
他還透露,國家能源局日前印發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還首次對光伏、水電、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區域分布和規模等作出年度性安排,以確保有序發展。梁志鵬說:“每年風電、光伏年度的新增規模首先要落實電網的送出和消納,這個也是為了避免今后繼續出現棄風棄光的問題。同時,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在制訂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的五年規劃。隨著清潔取暖工作的推進,我們相信今后將會是可再生能源供暖的一個大發展的時期。”
東盟與東亞經濟研究院能源經濟學家李諺斐還建議,中國和東南亞的電網可以進行整合,資源共享,實現雙贏。李諺斐說:“在云南省有很多水電、風電、光電,好多都被棄光棄風了,但是如果能和邊境城市,比如說云南與東南亞的國家,與印度、中南半島連接起來,就不會出現棄光棄風的行為,當然這需要政府達成協議才能實現。”
另據會上透露,未來,有關部門還將致力于解決土地等非技術成本過快上升、補貼拖欠、融資成本過高等問題,通過鼓勵技術進步,發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加快可再生能源平價時代的到來。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或撥打13522956919、13522956919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