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國工業水平起點較低,各種SMT制造工藝學也比較落后。五十年代,我國工程技術人員到國外(主要是前蘇聯和東歐各國)學習工業產品的制造工藝,各大專院校開始設置相應的工藝學課程,為這些工程技術的教育、普及、研究、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SMT產品工藝介紹
在建國之初,我國工業處于百廢待興的發展階段,各行各業的技術競賽和技術交流十分廣泛,涌現出一大批人們熟悉的全國勞動模范。他們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刻苦鉆研新的工藝技術和操作技能,為我國的工業進步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例如,當年只有十八歲的上海德泰模型工場學徒工倪志福,針對使用工具鋼麻花鉆頭在合金鋼上鉆孔經常燒毀的現象,不斷摸索,總結經驗,發明了普通鉆頭的特殊磨制方法,使工作效率提高了幾十倍。用這種方法磨制的鉆頭被稱為倪志福鉆頭而霏聲海內外;經過我國金屬切削專家多年的分析研究,于六十年代初向全世界公布了倪志福鉆頭的切削機理,同時還推出了適合在各種不同材料上鉆孔的鉆頭磨制標準(當時被改稱為“群鉆”)。
直到現在,倪志福鉆頭還在金屬機械加工中普遍應用。是否會磨制這種鉆頭,已經作為考核機械技術工人技能的基本試題。SMT工業是在最近幾十年里才發展起來的新興工業,在日本、美國等工業發達國家中(也可以說在全世界的范圍里),SMT工業發展的速度之快,產品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各個廠家、各種產品的制造工藝一般都相互保密,對外技術轉讓一般都有所保留。等到我國經濟從自六十年代開始的十年動亂造成的停滯中開始復蘇時,SMT工業已經與國際水平相差十分懸殊,SMT產品制造工藝學的研究基本上處于空白狀態,工科大專院校普遍缺乏SMT工藝學教育,派往國外的留學進修人員也由于技術保密而一般不能進入工程關鍵部門學習。
我國傳統的教育觀念及經濟體制也使SMT工藝學的宣傳教育十分薄弱,各行業企業之間的工藝交流很少開展。建國以來,我國的SMT工業從無到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年僅有幾家修理廠,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門類齊全的SMT工業體系。“一五”期間,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在北京東郊地區建起了一批大型SMT骨干企業,對帶動全國SMT工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片規模宏大的SMT城,曾經是新中國SMT工業的象征和驕傲。
但是幾十年過去了,在這些企業中,SMT工藝的主要基礎仍然是五十年代從蘇聯學來的一套,有些至今還在延用過去的工藝和設備;雖然有些企業已經對六、七十年代的工藝進行過改造和更新,還有一些是改革開放十幾年來從發達國家引進的先進技術,但卻一直未能形成完整的現代SMT工藝。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或撥打13522956919、13522956919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