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主辦的“去杠桿的破產法思維”智庫講壇近日在京舉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揚在致辭時表示,去杠桿問題主要涉及五個方面:地方政府、非金融企業、宏觀環境、不良資產處置以及理財、資管等業務的嵌套、平臺問題。其中核心問題是處理好不良資產和“僵尸企業”。
李揚指出,對金融領域來說,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是第一任務,中央要用三年時間打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重點就是防控金融風險。金融風險的源頭就在于高杠桿,因此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聚焦在去杠桿上。
去杠桿問題涉及到很多方面,李揚將其概括為五個方面:
第一方面,地方政府。這涉及到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權責的劃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財政關系的調整,更深層次來說,涉及到政府和企業的關系、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地方政府為什么要借錢?為什么不顧中央的三令五申依然在提高杠桿?因為有更重要的、壓力更大的事情在逼著他們這樣做,比如地方經濟發展的問題。所以,這實際上是體制性矛盾,希望在未來三年里我們能夠理出頭緒。”
第二方面,非金融企業。近幾年我們一直在強調企業的杠桿率實際在下降,只是結構還存在不平衡,其中,國企的杠桿率仍然在上升,民企的杠桿率下降得非常快。民企杠桿率下降的形式非常簡單,就是破產,資產負債表消失了。因此,企業去杠桿的關鍵在于國企,國企去杠桿的關鍵又在于對國企中的“僵尸企業”的處理。所以,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放在“破”、“立”、“降”上。所謂“破”就是破除無效供給,而無效供給的載體就是“僵尸企業”。所謂無效供給,就是沒有社會需求,卻因為各種原因還在維持運轉,還要投入大量資金,這些資金都是提高杠桿率的因素,而且會形成不良資產。中央的概括非常清楚,指明就是“僵尸企業”的問題。
第三方面,宏觀環境。宏觀層面上要收緊銀根。去杠桿手段千招萬招,管不住貨幣供應這個閘口都是無用之招。因此,要從宏觀上全方位看待去杠桿,創造一個有利于去杠桿的宏觀環境非常重要。
第四方面,要解決近年來以理財、資產管理等各種業務形式存在的嵌套問題、平臺問題。人所共知,所有的嵌套、所有的平臺、所有的資產重組,用的都是杠桿操作。所以在這種形勢下,形成“大國資”的管理辦法,也是一個有效去杠桿的行政手段。
第五方面,要處理不良資產。杠桿本身是現代經濟運行的一個特點,相比小農經濟、自然經濟,杠桿操作先進得多,所以我們的目標不是去除杠桿,而是要讓杠桿有可持續性。可持續性在微觀上有標準、宏觀上也有標準,這才是現代經濟運行的進步。
李揚稱,貨幣當局對杠桿問題的最新表述是“穩定宏觀杠桿率”,用的是“穩定”,而不是“去杠桿”,可見大家對這件事情的看法逐漸理性了。“在我們看來,杠桿的最大問題在于形成不良資產的部分,那部分不良資產所對應的負債是‘死負債’,這部分負債是永遠還不了的,這才是真正需要處理的事情。盡管杠桿率很高,如果沒有不良資產,高杠桿率對于金融業其實也沒有壞處,購銷兩旺、借貸兩旺,源源不斷的產品生產出來,還了本、付了息,再繼續借貸兩旺。但如果負債形成了不良資產,上述的良性循環就無法維持,就會產生問題。”
問題延續到今天,顯然需要動手術,處置其中的不良資產和“僵尸企業”的部分,這就涉及到破產問題。破產法正在修改中,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落實,處理好不良資產是去杠桿的核心部分,今天需要在破產法的架構下,依循法律的原則、依循市場的原則來解決不良資產問題。
溫馨提示:欲了解更多關于企業資源管理的內容,請點擊乾元坤和資產管理系統,或撥打13522956919、13522956919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