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個月,發表在《中國文物報》上的兩篇文章就“文物能否資產化”展開激烈辯論,財政、文物領域重量級專家學者對壘,各自亮明觀點。
記者查詢發現,事情的起因是今年4月3日《中國文物報》在第3版刊發的一篇文章《不可移動文物——從資源到資產》(以下簡稱《資產》),兩名作者分別是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博士生導師劉尚希,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在讀博士陳曦。
而另一篇文章則是今年5月4日發表在《中國文物報》上的文章《文物不得作為資產來經營》(以下簡稱《文物》),作者是馬自樹。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馬自樹曾在中央機關和故宮博物院任職,后曾擔任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目前擔任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
作為財政領域學者,劉尚希、陳曦在《資產》一文開篇先從機構改革的宏觀背景入手。文章寫道:“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科學利用傳統村落、文物遺跡及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藝術館、世界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等文化場所開展文化、文物旅游’。”
隨后,《資產》一文亮明觀點:“為進一步發揮不可移動文物在文化文物旅游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防范化解旅游開發潛在的破壞風險,探索如何將不可移動文物納入國有資源性資產范疇,促進不可移動文物有序‘資產化’,進行資產化管理已勢在必行。”
從《資產》一文表述可見,該文主要講的是“促進不可移動文物有序‘資產化’”。
對于什么是“資產化”,《資產》一文隨后解釋道:“‘資產化’可以理解為資源向資產轉化的過程與趨勢。不可移動文物資產化,即不可移動文物從資源向資產轉化。”
關于不可移動文物的資源屬性,國務院在《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通知》(國發[2007]9號)中明確提出:“文物是國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資產》一文認為國務院通知中的這一表示“高度概括了不可移動文物作為國家所有公共物品的資源屬性”。
《資產》一文認為:“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的資產化,即是以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的綜合效益最大化為目標,把不可移動文物資源轉化為可以實現價值增值的資產,在有效保護不可移動文物本體及周邊環境的基礎上,通過合理評估資產價格,將不可移動文物用益物權部分權能推向市場,以市場化運作方式對不可移動文物資源進行優化配置。”
對于將文物資產化的理由,《資產》一文還從傳統和現代文物保護理念的區別入手進行分析。文章表示:“傳統文物保護理念的核心主要圍繞如何保護文物的物質載體,而現代文物保護理念則更加突出文物保護的本質:即保護和彰顯文物物質載體所承載的文化價值,并最終為人類文明發展提供文化驅動力。”
文章認為:“不可移動文物資產化的實質是通過資產化途徑保護不可移動文物的內在價值,并將不可移動文物內在價值進行提升和轉化:文物價值提升為文化價值,文物價值也隨之轉化為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同時使用經濟手段通過資產化的方式使不可移動文物的內在價值外溢出來。不可移動文物資產化的過程即是不可移動文物內在價值提升、轉化與外溢的過程,從而使不可移動文物產生更大的經濟、社會、文化乃至生態效益,并最終實現不可移動文物的價值增殖。”
此外,《資產》一文還從產權性質角度展開討論:“我國國有資產按經濟性質不同可分為經營性國有資產、非經營性國有資產和資源性國有資產。其中資源性資產是指具有清晰的產權關系,且在一定的技術經濟條件下能夠給其所有者帶來經濟效益的稀缺資源。根據以上定義,不可移動文物從資源向資產轉化的基本條件是:有用性、稀缺性、產權明晰。即不可移動文物資產是能產生經濟效益且產權清晰的不可移動文物資源。不可移動文物資源強調自然屬性,側重不可移動文物的實物量;不可移動文物資產強調經濟屬性,側重不可移動文物的價值量,即實物量的貨幣化。”
關于資產,《國際會計準則》中將資產定義為“資產是指作為以往事項的結果而由企業控制的可望向企業流入未來經濟利益的資源”。我國《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對資產的定義是:“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根據以上定義,《資產》一文認為:“不可移動文物資產特指已進行開發利用并已獲取一定經濟收益的不可移動文物。因此,不可移動文物資源與不可移動文物資產的界限在于潛在收益是否轉化為顯性收益。預期在未來進行開發利用并具備潛在收益的不可移動文物可稱為不可移動文物潛在資產。尚未探明埋藏范圍、文物本體構成等且在未來可預計時間范圍內沒有開發利用計劃的不可移動文物不應視為不可移動文物資產或潛在資產,僅可視為不可移動文物資源。”
《資產》一文進而認為:“不可移動文物資源和資產、資產和潛在資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換,轉化條件則應取決于政府行政管制要求以及公眾對于不可移動文物資產的公共服務需求。”
作為文物領域專家,馬自樹在《文物》一文開篇即表示,自己是拜讀了上述《資產》一文后才提筆寫下文章作為回應的。
馬自樹在《文物》一文中首先談到了《資產》中對于國際、國內兩方面對于“資產”一詞的定義,進而表示:“在這里,我們弄不懂什么是文物資源的自然屬性、實物量,以及它們的關系,但我們看懂了文物資產的經濟屬性,就是文物的價值,文物的價值就是貨幣化。如此簡單直白,真個有醍醐灌頂之感。”
對于《資產》中給出如何實現文物資產化的辦法“通過合理評估資產價格,將不可移動文物用益物權部分權能推向市場,以市場化運作方式對不可移動文物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文物》一文表示:“我們實在不懂如何合理評估不可移動文物(例如鄭州商城遺址,天安門,韶山沖毛主席舊居)價格,也不懂怎么去進行市場化運作(好像這方面有無運作上市的先例可學?)”
《文物》一文認為:“(《資產》一文給出的辦法)這樣一來,所有的不可移動文物變成資產,資產變成經濟利益,經濟利益貨幣化,文物變成錢,還有文物嗎?文物將不復為文物矣,還有文化嗎?文化也將不復為文化矣!”
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文物》一文給出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不得轉讓、抵押。建立博物館、保管所或辟為參觀游覽場所的國有文物保護單位,不得作為企業資產經營。”
《文物保護法》規定我國文物工作的方針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馬自樹在《文物》一文中據此認為:“文物的珍貴性,稀缺性,脆弱性,不可再生性,決定了我們必須善待文物,呵護文物,把保護文物的安全放在首位,保護是永恒的主題。”
通過《文物》一文,馬自樹認為:“文物曾經屬于前人。千百年來,文物有幸傳到我們這一代人手里,我們必須保護好,然后完好地傳遞給下一代,這就是文物的代際責任。那種把文物當作搖錢樹,吃光分光的勾當,乃是中華民族的不肖子孫。”
當然,在保護的前提下,對文物還是要合理利用。《文物》一文給出的辦法是:“利用,首先要注重社會效益,利用文物的豐富內涵,向公眾進行展示宣傳;提供欣賞借鑒,創造新的文化;提供休閑娛樂,促進觀眾身心健康等。其次,合理利用,文物可以創造經濟效益,門票收益,文創產品,有償服務等都能補充文物經費之不足。在不傷及文物保護的基礎上,這方面還有不少開拓的空間。”
在結論部分,《文物》一文認為:“總之,準確地全面地貫徹文物工作方針,就會促進文物事業良性發展。決不可異想天開,把文物都變成資產經營,文物保護單位變成企業,國家文物系統變成國內最大的企業集團,豈不滑天下之大稽!把文物當資產經營而投向市場,其所引起的厲害沖突必然會使文物陷于滅頂之災。有言在此,有勿謂言之不預也!”
溫馨提示:欲了解更多關于企業資源管理的內容,請點擊乾元坤和資產管理系統,或撥打13522956919、13522956919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