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周五《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指導意見》)出臺,規模高達29萬億元的銀行理財產品將迎來變革。
條分縷析相關內容,無論是產品類型、客戶分類還是對投資方向的限制,銀行的過往實踐都與《指導意見》存在一定差異。差異是否意味著沖擊?業內人士指出,因為過渡期的設置較為合理,資管新規對于短期內銀行理財業務的沖擊并不大,長期來看,由于銀行系資管將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將為銀行理財“打開一扇窗戶”做大做強。在這個過程中,資管能力強、凈值型產品占比高的銀行或將迎來更好發展。
根據央行數據,截至2016年末,銀行表內、表外理財產品資金余額分別為5.9萬億元、23.1萬億元。
中國農業銀行資產管理部副總裁彭向東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坦陳,客觀來說,無論是現行的制度、產品設計還是投資者的理念,銀行理財產品與其他資管產品的差異略大一些。
比如,《指導意見》要求產品端口要實行凈值化管理,及時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讓投資者明晰風險、盡享收益,并在這個基礎上自擔風險。
但是在過往的實踐過程中,銀行客戶是習慣預期收益率模式的,基礎資產的風險往往不能及時反映到產品的價值變化中,投資者也不清楚自身承擔的風險大小,銀行則把投資收益中超過預期收益率的部分納入自己囊中。
“根據我們的測算,其實客戶自己承擔風險是完全沒問題的。但是銀行客戶由于過去的投資習慣,一般沒有興趣了解投資端的情況。”彭向東稱。
因此,打破剛性兌付、實行凈值化管理,一方面對于銀行是一個適應的過程,特別是銀行資管如何圍繞改變客戶的風險偏好進行產品轉化;另一方面對于銀行客戶來說也是一個適應“自負盈虧”理念的過程。
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潘東則認為,《指導意見》對非標資產和對非上市公司股權的投資有非常明確的要求,這對銀行資管行業影響較大的是期限錯配的管理。例如,公募產品不能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因此,投向非上市公司股權的資管產品可能會面臨較大壓力。而因為有過渡期的安排,非標資產受到的沖擊不會非常大。
潘東稱,在對投資者和產品的分類上,《指導意見》與現有方式存在較大不同。以往銀行將投資者分為普通投資者、高凈值客戶和私人銀行客戶,而《指導意見》將投資者分為不特定社會公眾和合格投資者,這就需要銀行重新對客戶進行梳理。而產品分類的新變化,則需要銀行進行相應的IT系統建設及信息披露調整。
至于對銀行理財短期內的影響,彭向東認為,因為過渡期的設置比較合理,留給銀行適應的時間較為寬裕,所以資管新規短期內對于銀行理財業務的沖擊并不大。按照統一的規范,銀行非保本理財將得到更好的規范發展,相關的信息披露規范也將完善起來。
招商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馬鯤鵬則表示,現在銀行理財的一些先天優勢將不復存在,與其他資管產品要站到同一起跑線上,因此銀行理財的規模、擴張速度會慢下來,但資源會加速向龍頭集中,資管能力強、凈值型產品占比高的銀行更有可能取得更好發展。
《指導意見》對第三方獨立托管提出明確規定,要求過渡期后,具有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資質的商業銀行應當設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開展資產管理業務,該商業銀行可以托管子公司發行的資產管理產品,但應當實現實質性的獨立托管。
這也意味著,銀行資管子公司將在不久的將來陸續成立。“此舉也是為了建立完善的防火墻,防止表外風險傳染到表內。”彭向東說。
此前,包括光大銀行在內的多家股份制銀行都提交了設立銀行資管子公司的申請,但并未獲得銀監會通過。
“設立資管子公司的申請在當時沒被批復,是因為沒有先例,沒有規則。”潘東表示,而如今,有了央行的統一規制和要求,這對整個銀行理財行業是利好,為銀行資管發展打開了一扇窗。資管要建立防火墻,防止利益輸送,在法人結構上,就應將自營和代客分離,設立銀行資管子公司也是符合國際潮流和發展方向。
在彭向東看來,這一舉措對于銀行資管做大做強來說是好事情。因為設立子公司后,銀行的資產管理部門就具備了主體資格,再加上監管部門對各類金融機構開展資管業務平等準入、給予公平待遇,銀行資管將不再需要借助通道進行投資。對于整個資管行業來說,也從根源上抑制了多層嵌套和通道業務的動機。
馬鯤鵬指出,此前銀行資管業務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身份,沒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和資管業務牌照,此次新規是超預期的重大突破,資管業務子公司獨立化運作,在人事、組織架構上會更加靈活,為銀行資管業務提供制度性的保證。
欲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乾元坤和資產管理系統,或撥打13522956919、13522956919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