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分享了美國年內將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本文來看歐央行買入5億歐元人民幣外儲資產。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效應正逐步顯現。近日,歐洲央行對外宣布,已完成規模相當于5億歐元的人民幣外匯儲備投資。這是歐洲央行史上首次配置人民幣外匯儲備資產,也是迄今為止對人民幣投資力度最大的外國(地區)中央銀行。
歐央行買入5億歐元人民幣外儲資產
歐洲央行在聲明中表示,近年來,人民幣作為全球性的國際貨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使用。投資人民幣外儲資產,反映了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的地位在提升,也反映出中國作為歐元區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的重要性。
為了保持外匯儲備總體規模維持不變,歐洲央行為此拋售等值5億歐元的美元資產以換作人民幣資產。此次完成對人民幣資產的投資后,歐洲央行的外匯儲備變為由美元、日元、人民幣、黃金和SDR構成。
雖然在歐洲央行上百億歐元規模的外匯儲備中,人民幣儲備資產的占比甚微,但其所釋放的積極信號值得關注。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歐洲央行此次對人民幣的投資規模不大,但具有重大的象征意義,“這將是一個開始,未來人民幣資產在外國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中的占比會穩步提升”。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的全球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顯示,截至2016年四季度末,全球官方外匯儲備總規模為10.79萬億美元,其中,全球央行持有的人民幣外匯儲備規模達845.1億美元,占比約為1.07%。
魯政委稱,目前對于外國中央銀行來說,繼續增加人民幣儲備資產(以債券為主)并沒有太多障礙,因為它們已經可以自由進出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但各國央行配置外匯儲備資產的重要基礎來自于民間,本次歐洲央行配置人民幣儲備資產,主要是因為金融危機以來歐洲與中國越來越緊密的貿易、投資的合作關系——如果想要中國與國外的貿易、投資合作更加緊密,以促進人民幣資產在全球資產配置中的占比,資本的開放就顯得很重要;同時,“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過程中,中國以人民幣資金向沿線國家提供項目融資,也有利于人民幣國際化。
讓更多的海外投資者配置更多規模的人民幣債券,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大重要標志,而隨著“債券通”的開通、人民幣債券納入國際債券指數,都將利于人民幣資產提升國際認可度。
中金公司分析師陳健恒認為,目前已有473家境外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總計持有債券總量在8000億左右,占中國債券市場比重約2%,處于國際市場偏低水平。雖然目前我國已放開了境外機構準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限制,但目前境外投資者對于中國債券市場仍有不少擔憂。從主動投資的角度看,目前能夠新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資金較少,更可能吸引境外資金進入中國債券市場的方式在于將中國債券市場納入全球主要的債券指數中,從而吸引更多的被動或主動投資者。
“如果中國被納入全球三大指數(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債券指數、花旗全球主權債指數和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將合計帶來270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流入,折合人民幣1.8萬億左右,將使得境外機構在國內債券市場中的市場份額大幅提高,可能從目前的個位數提升到10%~20%的水平。”陳健恒稱。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資產管理系統,或撥打13522956919、13522956919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