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分享了江蘇省港口生產一季度開門紅,本文來看陜西加快果業生產全程機械化建設。為大力推廣果業生產機械化技術,加快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機械化進程,提升我省獼猴桃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4月21日,省農機局在周至縣舉辦了全省果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現場演示會,提出在“十三五”期間,要扎實做好農業全程機械化現代農業裝備示范園區建設。
陜西省加快果業生產全程機械化建設
陜西是果業大省,2016年果園面積達到1895.65萬畝,其中蘋果1056.86萬畝,獼猴桃95.89萬畝,不論規模還是產量,陜西果業都穩居全國第一。果業已成為我省最大的優勢特色產業。果業全程機械化是“十三五”農業機械化發展重要內容。降低成本、提高工效、減少人力、促進質量已成為我省果業發展中對農業機械化提出的新要求。
從2013年開始,省農機局連續5年在周至縣實施果業生產全程機械化項目。周至在發展獼猴桃機械化生產中,堅持農機農藝融合,注重科技引領和示范帶動,依托獼猴桃專業人才隊伍,總結并推廣了“中耕、除草、授粉、施肥、植保、灌溉、修剪、枝條粉碎、保鮮貯藏、果品分級”十個主要生產環節獼猴桃機械化生產技術,制定并實施了“挖坑栽植、棚架建設、機械除草、果樹修剪”等11項機械化作業技術規范;積極引導培育合作社,示范推廣了一批先進技術的果園機械,填補了當地獼猴桃全程機械化生產作業環節的空白;實踐形成了獼猴桃機械化生產技術模式、機械裝備配套方案、生產經營模式及技術規范。
現場會展示了周至近年來引進、試驗、示范、推廣的適宜獼猴桃生產的全程機械化技術和機具。在周至縣周一有機獼猴桃專業合作社的全程機械化示范園進行了機械化除草、植保、開溝施肥、中耕、噴灌、水肥一體化、果枝粉碎等獼猴桃生產主要環節的機械化作業演示。由技術人員對展示的50多臺獼猴桃全程機械化生產設備和相應的生產技術、全程機械化技術模式進行了現場介紹與培訓,令與會人員對獼猴桃生產全程機械化模式有了更直觀深刻的了解。
全程機械化是“十三五”農機化發展的目標和抓手。會議就扎實做好農業全程機械化現代農業裝備示范園區建設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一要明確目標任務。對小麥、玉米、水稻、馬鈴薯、油菜、果業、畜牧、茶葉等主要糧食作物和優勢特色產業,聚焦關鍵生產環節,緊盯全程機械化的空白點和薄弱點,示范區要率先實現主要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在果、畜、菜、茶生產主要環節全程機械化水平要有明顯突破;二要把握原則。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堅持統籌規劃、梯度推進,堅持機藝融合、協同互動。三要強化保障措施。既要上下聯動,部省市縣各級農機部門要齊抓共管,也要左右協調,強化農機農藝融合,積極爭取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多方參與,合力推動。以農業生產規模經營者及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為主體,政府扶持為引導,形成合力推進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的良好格局。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MES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