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分享了株洲市一季度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18.9億元,本文來看揚大研發抗抑郁藥物原料生產新工藝。抑郁癥目前是全球第四大疾病。據世衛組織預計,到2020年,抑郁癥可能成為僅次于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病。由于良好的藥物相容性和耐受性,西酞普蘭是目前最暢銷的抗抑郁癥藥物之一,而4-硝基鄰苯二甲酰亞胺正是生產西酞普蘭的必備原料。但是,因為工藝上的局限,傳統4-硝基鄰苯二甲酰亞胺的生產,往往伴隨著嚴重污染環境、成本高等特性,并因此飽受詬病。
揚大研發抗抑郁藥物原料生產新工藝
4月24日,大學生科技報記者從揚州大學廣陵學院獲悉,該院一大學生科研團隊研發的3/4-硝基鄰苯二甲酰亞胺的聯產新工藝,不僅在工藝上更先進、更科學,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而且具有清潔、環保的特點,更加符合國家產業發展的要求。
團隊指導老師趙紅坤副教授介紹,4-硝基鄰苯二甲酰亞胺的傳統生產,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鄰苯二甲酰亞胺的混酸硝化,二是純4-硝基鄰苯二甲酸的尿素還原。前者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廢酸,嚴重污染環境,增加產品成本;后者原料成本較高,產品利潤低。
“該工藝最大的創新之處在于,變廢為寶,開辟了一條新的生產途徑。” 趙紅坤說,該團隊通過開發新的生產工藝,以生產3-硝基鄰苯二甲酸的副產物(3-硝基鄰苯二甲酸和4-硝基鄰苯二甲酸混合物)為原料,與尿素進行反應,經結晶分離,實現了3/4-硝基鄰苯二甲酰亞胺的聯產,并為3-硝基鄰苯二甲酸產品的副產物的綜合利用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
“與目前工藝相比,我們開發的新工藝不僅縮短了工藝流程,降低了生產成本,并且沒有三廢排放。”該項目成員陳真同學介紹,“該工藝已在江蘇省鎮江市晶晶化工有限公司完成了中試。結果表明,工藝合理,運行穩定,成本降低了32.7%,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據悉,該項工藝目前已經獲批兩項國家專利。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學中間體,3/4-硝基鄰苯二甲酰亞胺不僅適用于醫藥領域,還廣泛應用于制備偶氮系列染料、功能材料等領域,市場容量可達3200噸,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生產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