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分享了中鋼協3月上旬重點監測鋼企生產經營情況,本文來看全球首條驢奶生產線在東阿投產。世界上第一條驢奶生產線已正式在東阿投產。3月23日,記者在山東東阿黑毛驢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擠奶車間里看到,魚骨式的大型全自動擠奶機旁,整齊有序地站立著20頭母驢。隨著工作人員啟動擠奶機電源,擠奶機開始工作,雪白的驢奶迅速涌進一個個裝置在擠奶機上的透明奶罐中。
全球首條驢奶生產線在東阿投產
負責驢奶生產的工作人員莊勁松告訴記者,每臺魚骨式擠奶機每日可擠奶1500頭次,日產鮮驢奶600至700公斤。記者注意到,每頭母驢的耳朵均佩戴有電子芯片,芯片內儲存了關于母驢的一系列信息,其中便包括母驢的日均產奶數量等,同時電子顯示器會實時顯示母驢的擠奶量,以方便管理人員將兩者進行對比,以判定其產奶情況。
山東東阿黑毛驢牧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經理趙志鵬介紹,以前公司采用的多為手推式擠奶機,靠人工輔助擠奶,一頭驢擠奶時間大約在5分鐘,如今,每40頭驢僅20分鐘便可完成擠奶,平均每半分鐘就能擠1頭,擠奶效率提高了近10倍。
據了解,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山東東阿黑毛驢牧業科技有限公司之前一直以肉驢養殖為主,如今,隨著驢產業的發展,公司開始致力于向繁育模式的過渡,驢奶和驢駒成為新的贏利點。
與此同時,隨著養驢扶貧模式的推廣,貧困戶有了驢奶的收入后,每年可增加近2000元的收入。此外,按照聊城市養驢扶貧相關政策的規定,貧困戶養殖母驢每生育一頭驢駒,可獲得補貼1200元。因此,當前,越來越多的養殖戶正在留存母驢。
據了解,在“十三五”脫貧攻堅的過程中,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聊城市大力發展“養驢扶貧”產業,先后出臺印發了《關于聊城市養驢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全市養驢扶貧五年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在貧困村大力發展“養驢扶貧”,以點帶面扶持驢產業發展,力爭通過5年的時間,發展基礎母驢3萬頭,存欄肉驢30萬頭,帶動15萬貧困人口增收致富。
基于此,東阿縣立足縣域實際,依托驢產業發展優勢,在充分分析本地區位條件的基礎上,創新產業扶貧方式,以精準脫貧為目標,以養驢產業為切入點,按照政府扶持、企業帶動、金融幫助、貧困戶積極參與的模式,實現養驢產業與扶貧工作的緊密結合,走出了一條“養驢扶貧”新路子。
2016年,依托阿膠集團,利用省財政1925萬元的特色種養殖基金,和阿膠集團捐助的5000萬元,聊城市新建了100個600頭規模的扶貧養驢場,建成后全市規模養驢場達到210家。其中,東阿縣在14個貧困村新建14處扶貧養驢場,扶貧養驢場建設項目全部建設完成,并陸續實現購驢經營。
東阿縣扶貧辦副主任張樹林介紹,今年東阿縣將在擴大養殖規模的基礎上,由養殖育肥驢向重點養殖繁育母驢轉變,并與擠奶站建設相結合,充分挖掘驢奶的商業價值,于精深處著手,延長產業鏈條,支持驢產業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形成可持續長效機制,讓更多驢產業從業者增收致富。
了解更多,請點擊乾元坤和設備管理系統,或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