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管理系統功能模塊有哪些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制造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高度重視設備管理。設備管理系統作為現代企業資產管理的核心組成部分,貫穿于設備采購、運行、維修、維護、保養等全生命周期,是保障企業生產設備安全運行、提升生產效率與安全維護水平的關鍵舉措。設備管理系統是一個集信息化、智能化于一體的綜合性管理系統,其設計目標聚焦于提高設備資產利用率、減少維護成本、延長設備壽命以及優化資源配置。
乾元坤和設備管理系統功能模塊主要包括以下十個部分:設備前期管理、設備資產管理、設備使用管理、設備保養管理、設備故障管理、設備點檢維修管理、備品備件管理、資料管理、數據維護管理、系統管理。設備管理系統軟件通過這十個功能模塊的作用的充分發揮,幫助企業實現高效的設備管理與設備的有效配置,實現設備價值的充分發揮。
以下是乾元坤和設備管理系統功能模塊的介紹:
一、設備前期管理功能模塊
設備前期管理主要關注設備的采購、安裝、調試等階段,確保設備能夠順利投入使用,并滿足生產需求。
(一)設備采購管理
設備采購管理負責設備購置及設備驗收投產的核心業務環節。
1.采購申請管理:設備管理系統支持根據庫存量及預設的采購規則自動生成采購申請,或由采購人員手動生成。
2.采購計劃審核:對采購申請單進行審核管理,確保采購計劃符合企業預算和實際需求。
(二)設備采購合同管理
設備采購合同管理負責輔助制定設備、備件的訂貨合同。它通常與采購計劃審核模塊相連,從審核通過的采購計劃中選擇購買件,并生成訂貨合同。該模塊還支持合同的審核、簽訂、歸檔等全過程管理,確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三)設備購置進廠驗收記錄
設備購置進廠驗收記錄模塊負責監控訂貨合同的執行,管理已到貨設備的入庫。
1.到貨入庫監控:設備管理系統實時監控訂貨合同的執行情況,當設備到貨時,自動觸發入庫流程。
2.催貨通知單管理:對于未按期到貨的設備,設備管理系統支持生成催貨通知單,提醒供貨商及時發貨。
3.設備入庫管理:對已到貨的設備進行入庫驗收,記錄設備的數量、規格、型號等信息,并生成入庫單。
(四)設備安裝調試驗收移交單
設備安裝調試驗收移交單模塊負責設備的安裝調試及驗收移交工作。它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設備安裝:根據設備安裝圖紙和說明書,對設備進行安裝和調試。
2.調試驗收:對安裝完成的設備進行調試,確保其性能符合設計要求。調試過程中,應記錄設備的各項性能指標和調試結果。
3.驗收移交:調試合格后,組織相關部門進行驗收,并填寫驗收移交單。驗收移交單應詳細記錄設備的名稱、型號、數量、安裝調試情況、驗收結果等信息。驗收通過后,設備將正式投入使用。
二、設備資產管理功能模塊
(一)臺賬管理
設備臺賬管理模塊是設備資產管理的基礎,它記錄了設備的基本信息、備品備件信息、技術參數信息以及設備運行信息等。這些信息是設備后續管理、維護、保養和報廢的重要依據。
1.固定資產臺帳:記錄企業所有固定資產設備的信息,包括設備名稱、型號、規格、生產廠家、購置日期、使用部門、責任人等。
2.特種設備臺帳:針對特種設備(如壓力容器、鍋爐、起重機械等)建立的專門臺賬,記錄其特殊的安全要求、檢驗周期、使用證編號等信息。
3.工具使用卡片:記錄工具的使用情況、保養記錄、借用歸還記錄等。
4.低值易耗品卡片:記錄低值易耗品的名稱、規格、數量、單價、使用部門等信息。
(二)移裝調動
設備移裝調動模塊負責設備在企業內部的調動或移位管理。當設備因工藝、生產任務變動需要移裝時,應經過嚴格的審批流程,確保設備的合理調配和有效利用。
1.設備移裝申請單:由工藝技術生產部門提出,原設備使用部門、設備調入部門會簽,經設備部門同意,并報請主管廠領導批準后,才能實施移裝。
2.設備平面布置圖:記錄設備的布局情況,隨著設備的移裝調動,及時更新設備平面布置圖,確保設備位置的準確性。
(三)變動情況
設備變動情況模塊記錄設備的各種變動信息,包括設備移裝調撥、閑置封存啟用、報廢等。
1.設備移裝調撥單:記錄設備的移裝調撥信息,包括移裝日期、移裝原因、移裝前后的位置等。
2.設備閑置\封存\啟用臺帳:記錄設備的閑置、封存和啟用情況,確保設備資源的合理利用。
3.設備報廢臺帳:記錄設備的報廢信息,包括報廢日期、報廢原因、報廢設備的處理情況等。
(四)特種設備管理
特種設備管理模塊針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要求,建立專門的臺賬和檢修記錄,確保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
1.特種設備臺賬:記錄特種設備的基本信息、使用證編號、設計單位、安裝單位、檢定周期等信息。
2.特種設備定期檢修記錄:記錄特種設備的定期檢修情況,包括檢修日期、檢修內容、檢修結果等。
3.特種設備檢修狀態提示圖:以圖形化的方式展示特種設備的檢修狀態,方便管理人員直觀了解設備的檢修情況。
三、設備使用管理功能模塊
(一)專職責任信息
該模塊主要負責設備維護維修任務的管理和安排。通過整合設備運行記錄和維修人員工作記錄,設備管理系統能夠自動生成整體維修、維護任務進度的安排計劃。根據任務的優先級和維修人員的工種情況,乾元坤和設備管理系統能夠智能地分配維修工人,確保維修任務的及時、高效完成。

(二)設備巡檢信息
設備巡檢信息模塊是確保設備正常運行的重要環節。
1.設備技術狀態檢測表:記錄設備的各項技術參數和運行狀態,為設備的維護和保養提供依據。
2.重點設備定期巡檢:針對關鍵設備,制定定期巡檢計劃,確保設備的長期穩定運行。
3.關鍵部位定期巡檢:對設備的易損、易耗部位進行定期檢查和修理,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三)設備運行時間
設備運行時間模塊主要記錄設備的運行情況,包括設備的故障、事故狀況以及重點設備和生產工藝段設備的運轉時間。通過監控設備的運行狀況,設備管理系統能夠及時發現設備可能存在的功能故障,并提醒企業進行必要的預防維修。這有助于降低設備的故障率,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四)設備故障管理
設備故障管理模塊是設備使用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負責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巡檢記錄管理:巡檢人員通過填寫巡檢記錄,將巡檢的主要內容及發生的情況記錄在案。
2.設備故障表生成:根據巡檢記錄,設備管理系統自動生成設備故障表,方便對設備故障統計和分析。
3.設備運行時間統計:對設備的運行時間進行統計,為設備的維護和保養提供依據。
4.巡檢人員管理:對進行巡檢的人員信息進行管理,包括巡檢人員的姓名、巡檢時間、巡檢地點等。
(五)設備事故管理
設備事故管理模塊主要負責設備的安全生產管理。它包括以下幾個子功能:
1.設備安全生產管理臺帳:記錄設備的安全生產情況,包括設備的檢修記錄、事故記錄等。
2.設備安全事故報告單:當設備發生安全事故時,填寫安全事故報告單,記錄事故的原因、損失和處理情況。
3.設備安全事故隱患整改書:針對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制定整改措施和計劃,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行。
4.設備安全生產檢查記錄:定期對設備進行安全生產檢查,記錄檢查結果和整改情況。
四、設備保養管理功能模塊
(一)保養計劃
保養計劃是設備保養管理的核心部分,旨在確保機械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隨時可以投入運行。保養計劃包括以下幾個子功能:

1.設備保養計劃管理:根據設備的運行狀況、保養歷史和保養周期,制定設備的保養計劃,包括保養時間、保養內容、保養人員等。
2.設備保養報告單:在設備保養完成后,填寫設備保養報告單,記錄保養的詳細情況,包括保養時間、保養費用、保養人員、保養結果等。
3.保養設備材料消耗記錄:記錄設備保養過程中所使用的材料、配件的消耗情況,為設備的成本核算提供依據。
(二)保養記錄
保養記錄是保養人員在執行保養計劃時建立的,用于記錄設備的保養情況。保養記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保養時間:記錄設備保養的具體時間。
2.保養內容:記錄設備保養的具體內容,如清洗、潤滑、檢查、調整等。
3.保養人員:記錄執行保養計劃的人員姓名。
4.保養結果:記錄保養完成后的設備狀況,如設備是否正常運行、是否存在潛在故障等。
保養記錄是設備保養管理的重要依據,它能夠幫助企業了解設備的保養歷史和維護狀況,為后續的保養計劃和維修決策提供依據。
(三)保養信息
保養信息是設備保養管理中的重要資源,它包括了設備的成本核算、故障率分析、老化傾向判斷等方面的信息。通過保養信息的分析和利用,企業能夠實現以下目標:
1.成本核算:利用保養信息中的材料消耗記錄、維修費用等數據,進行設備的成本核算,為企業的財務管理提供數據支持。
2.故障率分析:通過保養信息中的故障記錄,分析設備的故障率和故障類型,找出設備故障的主要原因,為設備的改進和優化提供依據。
3.老化傾向判斷:利用保養信息中的設備運行時間、維修歷史等數據,判斷設備的老化傾向和剩余壽命,為設備的更新和報廢決策提供依據。
此外,保養信息還能夠為人員調動和設備故障處理提供支持。當人員調動時,新的維修人員可以通過保養信息查詢設備故障的處理方法,減少修理的時間。同時,保養信息還能夠快速查出設備的主要部件型號、使用年限和消耗情況,便于企業及時補充和申報所需的材料和配件。同時,保養信息還能夠為企業的財務管理、設備改進和優化以及人員調動提供支持。
五、設備故障管理功能模塊
(一)設備故障與事故報告

1.設備故障報告單:當設備發生故障時,操作人員需要填寫設備故障報告單。該報告單包括故障設備的名稱、型號、故障發生的時間、地點、故障現象、故障影響范圍等信息。這些信息有助于維修人員快速定位故障,制定維修方案。
2.設備事故報告單:當設備故障導致嚴重事故時,需要填寫設備事故報告單。該報告單除了包含故障報告單的所有信息外,還需要詳細描述事故的性質、經過、造成的損失以及采取的應急措施等。這些信息對于事故的調查、分析和防范具有重要意義。
3.設備故障、安全事故代碼:為了統一管理和分析設備故障和安全事故,可以建立設備故障和安全事故代碼體系。每個故障或事故都有一個唯一的代碼,方便后續的數據統計和分析。
4.設置設備事故日期、地點:在報告單中明確記錄設備事故的日期和地點,有助于企業了解事故發生的具體情況,為后續的調查和防范提供依據。
5.事故性質及經過:詳細描述事故的性質和經過,包括事故發生的原因、過程、影響等,有助于企業深入了解事故的本質,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6.調查防范總結:在事故調查結束后,需要撰寫調查防范總結。該總結包括事故的原因分析、責任認定、采取的防范措施以及后續的工作計劃等。這些信息有助于企業從事故中吸取教訓,提高設備管理的水平。
(二)故障診斷管理
1.建立設備故障診斷專家系統:為了提高故障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可以建立設備故障診斷專家系統。該系統基于設備的運行數據、故障歷史、維修經驗等信息,利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技術,對設備故障進行智能診斷。
2.操作人員依據故障現象建立設備故障代碼體系:操作人員可以根據設備的故障現象,建立設備故障代碼體系。每個故障代碼對應一種特定的故障現象,方便后續的數據統計和分析。
3.記錄每次故障發生的情況:每次設備發生故障時,都需要記錄故障發生的情況,包括故障現象、故障時間、維修人員、維修過程等信息。這些信息有助于維修人員了解設備的故障歷史,制定更有效的維修方案。
4.利用專家系統得出故障原因和維修方法:通過設備故障診斷專家系統,可以快速得出故障原因和維修方法。維修人員可以根據專家系統的建議,快速定位故障并采取相應的維修措施,提高維修效率和準確性。
設備故障管理功能模塊涵蓋了設備故障與事故報告、故障診斷管理等多個方面。通過該模塊的實施,企業能夠實現對設備故障和事故的及時報告、分析和處理,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降低維修成本,確保安全生產。同時,故障診斷管理還能夠提高維修效率和準確性,為企業的設備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六、點檢維修管理功能模塊
(一)設備劣化傾向管理
設備劣化傾向管理旨在通過預防性維修策略,減少設備故障的發生。這包括基于可靠性技術的定期維修和維護,以及維修計劃的分解和自動生成預防性維修工作單。通過定期檢查和評估設備的運行狀態,可以及時發現設備的劣化趨勢,從而采取相應的維護措施,避免設備故障導致的生產中斷和經濟損失。

(二)設備年檢錄入
為了確保設備的長期穩定運行,定期對設備進行點檢是至關重要的。設備年檢錄入功能允許用戶記錄設備的點檢結果,包括設備的運行狀態、潛在故障點、維修歷史等信息。這些記錄為后續的設備管理和維修決策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持。
(三)設備點檢標準
設備點檢標準是實現設備點檢制度的基礎。它規定了設備點檢的具體項目、檢查方法、量化判定標準等,確保點檢工作的規范性和準確性。通過執行設備點檢標準,可以及時發現設備的異常狀況和劣化趨勢,為設備的預防性維修提供依據。
(四)設備點檢計劃
設備點檢計劃管理功能根據預修規則和設備運行狀態,自動生成設備的維修計劃。這些計劃可以輔助設備維修年度、季度和月度計劃的制定和管理。同時,維修計劃可以根據設備的實際情況進行自動調整,確保維修工作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五)維修作業標準
維修作業標準是檢修人員執行維修工作的依據。它規定了維修作業的具體流程、工藝、工時和費用等信息,確保維修工作的規范性和高效性。通過執行維修作業標準,可以提高維修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降低維修成本。
(六)設備維修計劃
設備維修計劃管理功能涵蓋了普通設備的修理周期維護、設備計劃修理任務單、設備修理狀態提示圖等內容。通過制定詳細的設備維修計劃,可以確保設備的及時維修和保養,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七)維修派工單
維修派工單管理功能根據設備的運行記錄和維修人員的工作記錄,編制整體維修和維護任務進度的安排。通過根據任務的優先級和維修人員的工種情況來確定維修工人,可以確保維修工作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同時,該功能還支持對自動生成的預防性、預測性維修工單和手工錄入的請求工單進行計劃、審批、執行、檢查和完工報告等流程管理,實現工單狀態的全程跟蹤。
(八)設備維修合同
設備維修合同管理功能用于記錄設備維修的具體內容、維修期限、維修費用、付款方式等關鍵信息。通過以電子化的形式呈現維修合同,可以實現無紙化辦公,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同時,也有助于確保維修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規性,降低企業的法律風險。
(九)設備維修記錄
設備維修記錄管理功能允許用戶錄入設備的維修信息,包括維修時間、維修人員、維修內容、維修費用等。這些記錄為后續的設備管理和維修決策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持,同時也有助于跟蹤設備的維修歷史和維護狀態。
點檢維修管理功能模塊涵蓋了設備的預防性維修、事后維修、點檢管理、維修計劃制定與執行等多個重要環節。通過該模塊的實施,企業可以實現對設備的全面管理和維護,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降低維修成本,確保生產的安全和順利進行。
七、備品備件管理功能模塊
(一)備品備件主要功能

1.備件采購入庫單:記錄備件采購到貨并入庫的信息,包括備件名稱、規格型號、數量、供應商、入庫日期等。
2.設備備件消耗出庫單:記錄備件因設備維修或維護而消耗出庫的信息,包括備件名稱、規格型號、數量、使用設備、出庫日期等。
3.設備備件庫保管帳:詳細記錄備件的庫存變動情況,包括入庫、出庫、庫存盤點等,確保庫存數據的準確性。
4.主要備件清單編碼:對常用備件進行編碼管理,便于快速查找和識別。
5.設備備件請購單:當備件庫存不足或設備需要維修時,生成的備件請購申請單,用于向采購部門提出備件采購需求。
6.設備備件訂購合同:記錄備件采購過程中與供應商簽訂的訂購合同信息,包括合同編號、備件名稱、數量、價格、交貨日期等。
7.設備備件庫收支存對照:對比備件的入庫、出庫和庫存情況,幫助管理人員了解備件的庫存動態和消耗趨勢。
(二)備件管理子功能
1.備件需求管理:根據設備的維修歷史、維護計劃和備件消耗趨勢,預測備件的需求量,制定合理的備件采購計劃。
2.備件領用管理:記錄備件的領用情況,包括領用人員、領用時間、領用數量等信息,確保備件的合理使用和消耗。
3.備件入庫管理:管理備件的入庫流程,包括驗收、入庫、庫存更新等操作,確保備件及時入庫并準確記錄庫存數據。
4.備件出庫管理:管理備件的出庫流程,包括領用申請、審批、出庫、庫存更新等操作,確保備件按需出庫并準確記錄庫存數據。
5.備件臺賬管理:建立備件臺賬,記錄備件的詳細信息,包括備件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存放位置、庫存狀態等,便于查詢和管理。
6.備件盤點管理:定期對備件進行盤點,核對庫存數據,確保庫存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7.備件月末結轉:在月末對備件的庫存數據進行結轉,生成庫存報表,為下月的備件管理提供依據。
設備備品備件功能模塊涵蓋了備件管理的各個方面,從備件需求預測到備件庫存盤點,從備件采購入庫到備件消耗出庫,實現了備件管理的全面化和信息化。通過該模塊的實施,企業可以實現對備件庫存的精細化管理,提高備件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為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提供有力的支持。
八、資料管理功能模塊
(一)技術參考資料管理
1.設備檔案建立與維護
設備管理軟件系統依據設備標準分類信息,為企業建立全面的設備檔案。這些檔案涵蓋了設備從規劃、設計、制造、安裝、調試、使用、維修、改造、更新直至報廢的全過程。檔案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紙、文字說明、憑證和記錄等文件資料。通過收集、整理、鑒定等工作,這些資料被歸檔建立起一個動態的資料管理系統,方便隨時查閱和更新。

2.檔案資料操作
(1)增加:允許用戶向設備檔案中添加新的資料,如新設備的圖紙、說明書等。
(2)刪除:對于已過時或不再需要的資料,用戶可以進行刪除操作。
(3)修改:對于已有資料中的錯誤或需要更新的內容,用戶可以進行修改。
(4)查詢:提供便捷的查詢功能,使用戶能夠快速找到所需的設備資料。
(二)設備供貨廠商管理
1.技術參考資料與供應商關聯
除了管理設備的技術參考資料外,設備管理系統還關注與設備相關的供應廠商信息。通過將設備運行使用情況和廠商售后服務狀況進行集中管理,用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供應商的情況。
2.供應商評估
設備管理系統允許用戶對供應商的信譽、產品質量、供貨能力等方面進行評估。這些評估結果將被寫入供應商檔案,作為今后訂貨時的參考依據。這有助于企業篩選出優質的供應商,確保設備的質量和供貨的穩定性。
3.供應商檔案管理
為了更好地管理供應商信息,設備管理系統提供了供應商檔案管理功能。這包括供應商的基本信息、聯系方式、產品目錄、歷史合作記錄等。通過這些信息,用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供應商的背景和實力,為未來的合作提供參考。
設備資料管理功能模塊不僅幫助企業建立了全面的設備檔案和技術參考資料庫,還提供了便捷的檔案資料借閱管理和供應商評估功能。這些功能共同構成了企業設備管理的重要支撐體系,為企業的高效運營和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九、數據維護功能模塊
(一)設備數據維護
1.用戶數據管理
(1)備份用戶數據:為了防止數據丟失,設備管理系統允許用戶定期備份設備管理的相關數據。
(2)清理用戶數據垃圾:設備管理系統自動或手動清理無用的數據垃圾,保持數據庫的整潔和高效。
(3)用戶數據初始化:在特定情況下,設備管理系統可以重置用戶數據到初始狀態,但應謹慎使用此功能。
2.設備檔案管理
(1)設備管理崗位職能庫:記錄設備管理崗位的職責和職能,便于人員分工和協作。
(2)設備管理、維修人員檔案庫:存儲設備管理和維修人員的個人信息和職責,便于管理和聯系。
(3)設備管理文件資料庫:保存與設備管理相關的文件和資料,如政策、流程、制度等。
(4)設備管理圖片資料庫:存儲設備相關的圖片資料,如設備外觀、內部結構等。
(5)協作廠家資料信息庫:記錄與設備相關的協作廠家的信息和聯系方式。

(二)報表功能模塊
1. 設備管理綜合報表
生成設備列表、設備運行統計表、設備故障分析表等,為設備管理提供全面的數據支持。
2. 維修成本核算報表
憑借工作單上的人員時間、所耗物料等信息,匯總維修任務成本,進行實際成本與預算的分析比較。
3. 設備費用管理報表
記錄設備材料消耗、修理項目費用等,實現設備費用的綜合管控。
(三)查詢統計模塊
1.統計分析管理
對設備運行記錄、停機記錄等原始數據進行分析,評估設備的可靠性和經濟性。
2.設備分類代碼與編號管理
維護設備分類代碼、編號名稱統一目錄等,確保設備信息的規范性和一致性。
3.查詢功能
(1)按設備種類查詢:動態添加設備種類到下拉列表,用戶選擇后查詢符合條件的設備信息,并可導出為Excel。
(2)按故障情況查詢:用戶選擇時間段,查詢該時間段內檢修的設備情況,并可導出為Excel。
(3)按報廢情況查詢:用戶選擇時間段,查詢該時間段內設備的報廢情況,并可導出為Excel。
4.報表生成
生成設備的三率報表、維修成本報表、狀態報表等,為設備管理和決策提供量化依據。
設備數據維護功能模塊涵蓋了設備數據的全面維護、報表生成以及查詢統計等多個核心功能,為企業的設備管理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十、系統管理功能模塊
(一)帳套管理
1.帳套設置:建立和維護設備管理的帳套,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2.數據遷移與合并:在不同帳套之間進行數據的遷移和合并操作。

(二)用戶、角色與權限管理
1.用戶管理:添加、刪除和修改用戶信息,確保用戶身份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2.角色管理:定義不同的角色,并為每個角色分配相應的權限。
3.權限管理:控制用戶對設備管理系統的訪問和操作權限。
(三)接口管理與二次開發
1.接口管理:設備管理系統與其他系統進行數據交換和集成,如ERP、MES等。
2.二次開發:提供開發工具和接口,允許用戶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定制開發。
(四)工作流設置與數據備份
1.工作流設置:定義設備管理工作的流程,如報修流程、維修流程、審批流程等。
2.數據備份:定期備份設備管理系統的數據,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可恢復性。
(五)日志管理
1.操作日志記錄:記錄用戶在設備管理系統中的操作行為,便于后續審計和追蹤。
2.異常日志記錄:記錄設備管理系統中的異常情況,便于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通過這些功能模塊的綜合運用,設備管理系統能夠實現對設備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管理,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從而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欲了解更多設備管理系統信息內容,請點擊設備管理系統產品或設備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溫馨提示:如果您在設備管理系統選購、實施、維護等方面遇到疑難問題,歡迎聯系乾元坤和設備管理系統軟件技術工程師,他們會給您詳細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