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網站建設訪問量:1570編輯:anonymousUser 日期:2024-11-01 20:58:00
一個讓人有些失落的事實是:新浪微博正加速遠離普通用戶的生活,又或者,她也從未真正走入普通用戶的生活。
北京網站建設
即便同類產品Twitter制造了今年科技界最讓人興奮的IPO事件、即便被阿里收購了18%的股權,內部員工調侃“終于找到了靠譜的干爹”……依然阻擋不了新浪微博人氣與實際活躍度快速下滑的頹勢,近半年引起的關注與討論甚至不如追隨微信光環的山寨競品——易信與來往。
相比之下,不斷上線的腦殘功能(如私信)與不斷推出的淘寶廣告,都在說明一個事實:新浪微博不僅迷失了未來,更忘了為什么出發。
套用梁漱溟老先生的“這個世界會好嗎?”,追問一句:新浪微博還有機會變好嗎?我試著從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隨便聊聊。
一、能否站在幫用戶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重新思考新浪微博是什么?
我查了百度、維基對新浪微博的定義,也查了新浪微博官方簡介,百度說,新浪微博是一個由新浪網推出,提供微型博客服務的類Twitter網站;維基百科說,新浪微博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平臺;新浪微博自己說,
北京網站建設新浪微博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化媒體平臺,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平臺。用戶通過WEB、WAP以及各種客戶端,以不超過140個字的文字更新信息,實現即時分享。
反復理解以上三種定義,我都無法準確描述出,新浪微博到底幫助用戶解決了什么問題。倒是透露了三個不同場景:信息分享、信息傳播、信息獲取,以及一個前提:基于用戶關系。那么,信息分享、信息傳播、信息獲取這三個場景孰輕孰重,孰先孰后?所謂的用戶關系,又是什么樣的用戶關系?是熟人、同好、關注與被關注、還是?也沒有明確的闡明。
我們再去找找Twitter的定義對比一下,維基百科顯示:Twitter是一個社交網絡和一個微博客服務,它可以讓用戶更新不超過140個字符的消息,這些消息也被稱作“推文(Tweet)”。從上述定義可以清晰看出,Twitter以鼓勵用戶更新信息,發布微博客為主,而在產品性質上,Twitter也明確了首先是一個社交網絡。這與新浪微博自我定義的“社會化媒體平臺”區別甚大,同樣也避開了,產品運營與設計對用戶“分享信息、傳播信息、獲取信息”三個不同場景的取舍問題。千萬別小看這三個場景的區別與排序,因為每一種排序都將從根本上改變運營策略、產品結構與用戶體驗。
記得半年前,一位曾在新浪微博工作過的朋友,在酒桌上問我:你認為新浪微博的發微博和看微博哪個更重要?我下意識思考之后的回答是:看微博更重要(但我心里的答案卻是發微博才是最重要的),他點點頭,并告訴我,這個問題當初曾在新浪微博內部引起過很大的討論,最后以大V為主的運營策略,說明了“看微博更重要”在新浪微博內部贏得了更大的認可。又或者說,贏得了長官意識的認可。
Ok,說了這么多,我們回歸正題:能否站在幫助用戶解決問題的角度重新定義新浪微博?結合新浪的傳統優勢以及新浪微博幾年下來的運營效果,個人以為,新浪微博的重點還應該落在“幫助更多普通用戶更好的分享信息”,無論用戶的初衷是刷存在感、發求助信息還是提升個人知名度等等,有了這個前提,再去幫助用戶傳播信息,并讓彼此有需求的用戶,通過特定信息,走到一起真正實,現信息分享、傳播與獲取的閉環。
北京網站建設這也是Twitter成功的兩大武器:令用戶癡迷的信息,及由志同道合者組成的社區。
我能理解新浪微博與Twitter產生的背景與運營背景的截然不同,但兩款產品之所以如此相似,是因為其背后的需求邏輯相似。新浪切不可以自身的“媒體平臺”的定位,逆行改變一款具有真正社交基因的大眾產品。
幾年來,新浪微博web端的發布框上, 一直寫有“有什么新鮮事兒想告訴大家”這句話,但結果是什么?結果是新浪微博鮮有在“發布新鮮事兒”這一根本需求上,強化產品基因,提升用戶體驗。“新鮮事兒”的來源越來越集中到少數大V與媒體微博手中,更可怕的是新浪微博還一直在背后推波助瀾,不斷強化明星效應。
其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的普通用戶,只看不發,甚至不看不發,毫無參與激勵。逐漸轉移到有更多互動、更多真實社交關系的微信朋友圈了。最后,連大V與媒體平臺也相繼離開。
微信是怎么做的?雖然公眾平臺愈加火爆,但微信真正關心的還是普通用戶的參與感與價值感。剛剛結束的微信公眾平臺開發大會上,號稱已經入住200萬+微信公眾,明年即可達到300萬+。微博的認證用戶又有多少?公開資料現實也不過300萬,真正能進入微博運營體系的V用戶,可能也就區區幾萬。真能指望他們撬動地球嗎?
在我看來,新浪微博之所以走到今天,很大一個原因是產品運營太過功利,甚至完全超越了產品需求本身。這也提醒其他做產品的同仁,當運營上,有過硬資源可以依靠的時候,產品需求本身的專注度就容易降低。舉個例子,請陳道明端著一瓶“和其正”反復打廣告,無論這貨是否好喝,其市場結果短期內都是可以預期的。但長期看卻是沒有未來的。一是陳道明是稀缺的不可替代的,二是陳道明也有膩歪的時候。所以,在做產品上我一直有一個觀點:好產品絕對不依賴于某一類用戶更不用說某個用戶了。
我們都知道,互聯網之所以如此讓人著迷、如此給人期待,最重要的一點是互聯網從一出生就帶有“人人”基因,不問王侯將相,讓世界越來越扁平、人際關系越來越扁平、信息越來越對稱、越來越透明。新浪微博不應逆潮流而為,
北京網站建設不斷壓縮占用戶總量絕對主體的普通用戶的使用價值。
二、新浪微博目前最應該做什么?
作為一款產品前景并不明確、自我感覺相當良好,但內心又高度不自信的前一線明星產品,寄望通過“暴力革命”重塑一個新浪微博已經不可能了,眼下也只有走優化改良的路。對此,我想到了無外乎兩點:一是明確新浪微博能為用戶提供的最核心服務;二是引導用戶長期使用這項服務。
首先,新浪微博的用戶可以分為企業性質用戶(包括大V、大號),與普通個體用戶兩種。對于前者來說,新浪微博是一個看上去很美的營銷推廣平臺,但對于后者來說,新浪微博更像一個偶爾有機會踩到狗屎運,被大V轉發、回復、評論臨幸一下,又或者干脆被無理由抄襲、剽竊、轉載不注明來源的名利場。
所以,過去幾年的新浪微博,普通用戶很難獲得哪怕大V用戶萬分之一的回報(當然,現實生態也如此)。所以,越來越多的普通用戶在陪著大V讀了兩三年書之后,弱弱地逃回了最靠譜的朋友(圈)身邊。獨留下幾頭公知在這里嗷嗷亂叫。難道新浪微博真打算變成中國最大的自媒體平臺?只是通過特定的內容生產群體來滿足大眾用戶雖然持續但并不強烈的閱讀需求?單向無互動,直至把新浪微博變成無水之源、無木之本?
最近,微博小秘書反復給我發私信,
北京網站建設推廣一個叫人哭笑不得的“橙V”計劃。
內容如下:
橙V推薦計劃即日啟動,加入推薦僅需3步:1、給自己打上明顯的行業標簽或興趣標簽,比如:醫生、美食、運動;2、多關注一些和你一樣的人,比如你的同行,和與你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3、多發與行業、興趣相關的微博;好了,24小時內,我讓你的粉絲找上門兒!
其實,這本是毫無營養的運營策略,但我還是遵照小秘書的命令,操作了三步,確實給我漲了幾個粉絲,但說到底,這個計劃還是針對“橙V”的,而實際上,最需要粉絲的,最需要安撫的,最需要被關注的,恰恰是哪些普通用戶,因為他們在新浪微博上確實太不容易了!但回到需求的原點,用戶最想要的并不是粉絲,而是那種被關注、被共鳴、被認可、被發現、被參與等實際感受。
所以,新浪微博眼前最應該做的是恰恰是重新激活普通用戶,強化新浪微博最核心的信息分享平臺的概念,提升“發布”這一核心功能的體驗,目前的產品,無論web端還是客戶端,對普通用戶來說,都太重了。發布并沒有被足夠重視,瀏覽信息的效率又不高,雞肋功能卻層出不窮,數不勝數。
解決了這些問題的同時,還完善發布后的數據跟蹤以及推送,在這個過程中,保護普通用戶的首發權益即版權,平衡大V用戶與普通用戶的運營力度。包括推出類似“橙V計劃”這樣的針對普通用戶的推廣計劃,讓大V用戶更好地發現普通用戶,讓同類的用戶更好的走到一起,讓有明顯內在關聯的信息與用戶走到一起。
據了解,新浪微博目前的商業化道路比想象中順利,但我卻看不到有任何跡象表明普通用戶愿意或計劃長期留在新浪微博上。真正的商業化,一定是依靠足夠活躍的用戶基礎的。至于所謂的“成為最好的媒體平臺與內容平臺”,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前些日子,Twitter IPO時,國內媒體照例將主要關注點停留在了股票價格與總市值上了,但我卻對Twitter請來普通用戶敲鐘的決定情有獨鐘,那一張普通但卻感人的照片,最有力的反襯了新浪微博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無愛。
新浪微博還有機會變好嗎?有,
北京網站建設但前提是先有愛,愛你的產品,愛你的普通用戶。我并不期待新浪微博能像Twitter一樣做出讓用戶敲鐘的舉動,至少不久的將來,粉絲多少、頭銜大小不再成為天然阻隔在用戶之間溝通與交流的一道墻,讓注意力都集中在更好的實現有價值信息的分享、傳播、獲取這一良性循環上,讓每個愿意使用新浪微博的用戶,都能找通過“信息的分享、傳播與獲取”找到恰當的位置,并樂于參與其中。
北京乾元坤和科技有限公司(www.sdfoef.cn)(北京網站建設,ERP系統,OA辦公系統,北京軟件開發)網絡部精心供稿 轉載請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