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行業快訊訪問量:491編輯:admin123 日期:2024-11-01 20:58:00
網絡游戲是什么?在喜歡它的人眼中,它是天堂,是朋友聚會的所在,是洗去一天疲憊的精神寄托;在憎恨它的人眼中,它是電子鴉片,是毒害青少年的精神海洛因,是很黃很暴力的綜合體。
攻擊網絡游戲(批評者往往分不清網游、游戲機游戲、單機游戲和移動游戲之類的區別,所以在這里順應他們的習慣統稱網游)的人,往往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進行猛烈的批斗,去掉那些宣揚玩網游讓人弱智、電擊治療網癮、借戒網癮學校謀暴利的專家外,大多數批評者的目的無疑是高尚且對青少年(到底是35歲以下還是18歲以下還在爭議階段)的健康成長負責任的,他們批評的許多現象也是有現實依據的,諸如某少年因為游戲而成績下降、為購買游戲道具而犯罪的個案時不時見諸報端,但這真的就應該把責任完全歸咎于網游身上嗎?
有趣的是,從他們批評的言論上,我們難免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從80年代開始,類似的言論在電視連續劇、武俠小說、錄像廳、卡拉OK和近期熱議的抗日神劇上出現過,每一次的道德攻擊依據都大同小異,只是主角在變幻。對了,還有變形金剛。
不能責怪批評者,他們對網游的觀感大多是一知半解,大多來自于網游的宣傳廣告和媒體上偶爾出現的游戲視頻,不可否認,為了搶奪客戶,游戲公司在廣告上無所不用其極,各種18禁的廣告充斥著血腥暴力和黃色暴露的感官刺激,在成功吸引了眼球同時,也讓整個輿論對游戲的觀感自然而然的“很黃很暴力”,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做個小比較就很容易發現真相,在多年前被詬病的好萊塢大片,如今已經成為國內文化產業效仿和崇拜的偶像,而在這些大片中,情色的鏡頭決不少見,以至于今年奧斯卡獎主持人還調侃了一首《咪咪歌》,至于暴力的鏡頭,從成人熱愛的《指環王》系列到兒童喜歡的《哈利波特》系列,有半點減少嗎?而許多國產影視劇,血漿和頭顱齊飛,大腿共乳溝一色,反而沒有年齡限制,在電視臺上無差別播放,在家庭里,家長和孩子共賞,其負面效力按批評者的論調,儼然不僅僅殺傷青少年,更可以影響到成年人看似健全的“三觀”。
而批評者對此幾乎已經視而不見,因為他們有了新的靶子——網絡游戲,盡管比起來,在實際內容中,游戲和它們的廣告差距不是一般大,不過批評者自己不玩游戲,因此也就視而不見了。
光靠口誅筆伐,一直都沒有改變過受眾的熱愛,過去在連續劇、武俠小說、變形金剛等尚且如此,而今在游戲上亦是如此,因為對于玩家來說,這里不僅僅是一個消閑娛樂的場所,同時也是一個朋友聚會的地方,比如已經運營十多年的《傳奇》,至今還有許多玩家每天“簽到”,進入游戲后,卻往往不是在玩,而是和許多伙伴們侃著大山,這樣充滿友情虛擬世界,在許多游戲里都存在著,他們依靠團隊精神在游戲中挑戰一個又一個難關和BOSS,其友情不亞于現實中的知己,這樣的游戲,僅僅一個很黃很暴力,又如何讓玩家選擇離去?
誠然,游戲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予娛樂和友情等正能量的同時,其對玩家特別是青少年不可避免會有負面影響,比如在各個游戲里的聊天室中,因為一些玩家的素質,而有著許許多多的很黃很暴力的污言穢語。但沉迷游戲和沉迷影視劇、武俠小說又有多少本質的區別呢?批評者其實一開始就如過去一樣,將攻擊點選擇錯誤,本身批評的不應該僅限于游戲本身(當然,以很黃很暴力為內核的游戲確實該批評),而是應該努力號召家長、老師和青少年自己共同努力,都證實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并用更多更好的游戲來滿足孩子的需求,用更多更好的課外選擇來讓孩子除了游戲還能有別的樂趣可以享受,而不是一味的空談,一味的對游戲產業喊打喊殺……